摘要:2013年10月27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发布的一项关于中国城镇化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户籍城镇化率非常低,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27.6%,20年内“农转非”比例仅增长了7.7个百分点。
新城镇化
此次“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研究”项目自2009年11月开始启动,是清华大学自恢复文科院校以来首次大规模的全国代表性入户抽样调查。调查样本覆盖了中国大陆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完成有效人样本12540个,其中流动人口样本4386个。
数据发布的主讲人由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李强院长担任。他介绍,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中国城镇化的具体过程,包括农村的土地情况、留守人口的状况、在地农民的进城意愿、流动人口的留城形势,以及流动人口在城镇社区中的社会融合状况。此次调查还关注了城镇化和人口流动对个体社会生活的影响,包括:对人们社会经济地位、身体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对儿童认知能力与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影响。该项目的特色在于可以比较不同群体、不同历史时期的迁移和流动模式的差异等。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新型城镇化又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作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扩展内需的增长点,目前的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到关键性的历史阶段。
户籍城镇化滞后
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6亿人,相当于每6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清华城镇化报告也指出,根据国际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目前一些较为保守的估计也认为,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社会还将有3亿多农村户籍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将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突出现象。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2.57%。相比之下,户籍城镇化率却远低于这一水平。清华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户籍城镇化率仅为27.6%,与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7.7%)基本吻合。“我们去调国家统计局的原始数据,发现户籍城镇化率确实从来没超过35%。”李强说。
报告指出,户籍制度一直以来都是束缚农民流动、阻碍人们城镇落户的制度性壁垒。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尚未拿出明确的户籍改革方案,各地政府在考虑城镇化水品、制定城镇化推进政策的时候,只能绕开户籍制度的因素。于是,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的落户权利也被回避了。
李强表示,我国目前已出现“户籍失效”现象,大量农民工在未取得非农户籍的情况下,已涌向城镇工作、生活。其次也证明了,我国户籍改革,或者说进城农民的市民化速度,大大落后于城镇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