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宁、沪杭甬、宁杭高铁构成“铁三角”的兴奋与愉悦仍在,嘉绍大桥又即将通车。大桥南岸的绍兴上虞,日前已迫不及待奠基了一个被外界称为“农业迪士尼”的超级综合体。这个总投资55亿元的大项目,曾是上虞的“不敢奢望”。当地官员表示:“若非嘉绍大桥及杭甬、宁杭高铁开通,我们绝无胆量建设如此体量的大项目。”
记者发现,世界“最快”城市群的一再提速,使越来越多小城享受到了“同城效应”,并随之变得胸怀大志、“野心”勃勃起来。
自称“曾蜗居在苏浙皖角落中”的溧阳,宁杭高铁一开通,到南京仅25分钟。部分嗅觉敏锐的南京人早在高铁建设之时,便结伴抱团赴“长寿之乡”溧阳购房。沿线小城的眼光、格局也迅速变得与以往不同,溧阳当地一位干部向记者坦言,“野心大了”。他举例,去年当地成功引进“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这是中关村在北京以外设立的首个、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占地40.6平方公里。“这么大面积,过去是怕填不饱,现在反而有些担心塞不下。”
记者观察发现,在“提速机遇”面前,长三角的部分城市已进一步意识到,从 “一小时交通圈”提速“一小时经济圈”的关口,更加需要观念上的深化提速、优化升级。
这与不少专家观点不谋而合:世界级城市群应有世界级先进发展理念。
就比如,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上,上海强调要着力在创造软环境上下功夫,营造政府依法、市民守法、事事讲法的法治和安全环境,高效活力的经济环境等,为长三角做贡献。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也早在今年开局就对自己“动刀子”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政府投资项目升级联合审批实施办法》相继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通过。
这些改革方案的背后,是理念的支撑:“凡是市场能有效调节的就交给市场,凡是社会能有效治理的就交给社会,凡是政府的服务监管职能要确保到位。”在试点的义乌、台州、宁波、湖州等地,过去企业办理登记审批至少需要40多天,而今“并联办理”2天搞定。在江苏,与上海毗邻的昆山,近10年来已进行10次大规模审批提速,昆山市行政服务中心共受理43万多件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其中即办件超过70%。10次提速后,还能怎么提?今年,昆山再次强调要管住政府“闲不住的手”,决心行政审批再提速10%,并且还要让越来越多许可审批过渡为备案制……
提速之后的同城效应,将使得无论旅游者、投资者还是当地居民,对原先地理相隔很远、差异很大的各个城市,在城市建设、配套服务等软硬件上的要求,都会日益趋同。这就要求各城市的当家人,在城市发展与社会服务的理念上,亟需一场能够跑赢物理速度的“观念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