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6000人拥有300套房产”的讨论之声此起彼伏。“少数人采用不当手段获
得财富,房地产泡沫加剧了贫富差距。”有网友就一针见血地指出。
一则消息再次触碰了楼市中的敏感神经。
“在北京至少有五六千人手里有300套房。”近日,新浪微博实名认证为“起点创业营、起点创投基金、乾龙创投合伙基金创始合伙人”的查立在《不要误读移动互联网投资》一文中如此写道。
他介绍称,“据我们后来的调查,实际规模还超过这个数字”。
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6000人拥有300套房产”的讨论之声此起彼伏。
“少数人采用不当手段获得财富,房地产泡沫加剧了贫富差距。”有网友就一针见血地指出。
联系到最近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被曝拥有超过300套房产,上述消息疯传的背后,是人们对住房在加剧社会贫富分化中的因素考量。但冷静后仔细分析,查立给出的数据究竟是否准确?是否真的有这么多人存在?
高策机构董事长陶红兵对此分析称,北京每年新建商品房销量约10万~15万套,每年新房销售额约为1500亿~2200亿元,相当于这5000~6000人买走了北京近20年的全部新建商品房。
而查立本人也于6月14日在其微博中澄清:“一套120平方米的公寓,按30平方米/间分割出租,就是4套房。许多炒房团集体购房后,会委托熟人去统一打理和租赁这些物业,这是当今各地普遍业态,了解一下就习以为常了。”
“6000人拥有300套房产”的说法显然夸大其词了。实际上,在众口铄金的地产圈里,信口开河、以讹传讹的事情层出不穷。
“真实数据不透明,人们只好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那些数据’。该消息被放大不是偶然的。人们其实更关心的是,这些手握几十上百套房产的人,有多少是房叔、房姐?有多少隐含贪腐行为?”
针对这一事件,有网友评论认为,正是人们对楼市豪客的直观感受、对房价的惶恐、对或多或少听闻过的关于某些官员的小道消息的整合判断、对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不满,才导致这样一条消息不胫而走。
的确,去年底“房姐”“房叔”“房妹”等一系列事件的发酵,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官员家庭财产的关注,更有专家学者建议“以房产信息公开作为官员财产公开的突破口”,但众人的呼吁却并没有得到有效回应。
在去年6月如期完成40个主要城市的联网目标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的“扩围”工作,却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停滞”状态。
有业内人士表示,住房信息的公开透明化之所以举步维艰,主要原因在于利益集团的阻挠,“对于官员财产公示以及住宅信息的公开透明,各地明显缺乏动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对此撰文指出,在房产信息的主动公开方面,应注意切实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并严格坚持权利人同意和“公共利益”原则;在被动公开方面,对于申请公开公民房产信息的“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必须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对于公民向房地产登记机关申请公开政府官员的房产信息,房地产登记机关应当提请有权机关对是否属于“公众人物”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