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专访】曹亮功:人生的四个七年

时间:2012-08-31 01:41来源: 作者: 点击:

曹亮功

 

    建筑师在从事设计多久才会真正成熟?面对你不想做的工作又该何去何从?近日,前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首席总建筑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曹亮功接受了筑龙网专访。就他的研究“建筑策划”和“气候适应性建筑”,以及建筑师的成长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建筑的坚持

    曹亮功先生曾经担任机械部总院(中元国际前身)副院长,在退下来之后,他本可以很舒服地享受退休之后的生活,但是曹先生还是选择继续从事建筑设计的道路。他在中元国际又担任了数年的总建筑师,然后现在任职英国DSL建筑事务所总建筑师。对此,曹先生认为他的这个选择是自然而然的。做了多年的院长,主要是管理工作,虽然有不少建成作品,但是曹先生一直对自己的作品不太满意,他还有很多设计想法没有得以实现,尤其是针对中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后建筑策划应市场需求而生后未能科学地发展有一些情节,对设计思想的追求和对设计的热爱,这些促成了曹先生又回到建筑设计的第一线。

    另外,曹先生还在带学生,他认为自己不能脱离建筑设计——一旦离开太久,就会对这个行业产生隔膜,知识也会老化,这样就会跟不上时代,就会无法和青年人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成长。


厚积而薄发

    在自院长的位子上退下来之后,曹先生反而迎来了自己创造上的一个小高潮,这个阶段的作品获得了不少奖项。对此,曹先生认为这与前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创作的环境都有很大关系。在担任主管中元国际生产与经营的领导时很忙,但是曹先生并没有完全脱离设计技术工作,这个时候恰逢我国经济软着陆,设计任务并不太多,要完成生产和经营的目标非常困难,曹先生就会利用休息日,见缝插针地去做一些设计上的工作。在退下来之后,经过几年沉淀的曹先生,正巧遇到了一些重要的设计竞赛,于是正好得以施展他的设计理想。


人生的四个七年

    谈到自己设计的成熟,曹先生用四个七年加以概括——1964年毕业,第一个七年是学习;1971年起任项目总负责,第二个七年是设计;1979年参加设计竞赛获一等奖,第三个七年是创作,一直参加重大竞赛获高奖;第四个七年起有自己的创作理论总结,1986年开始发表论文。在从事设计二十八年之后,曹先生才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建筑师,这与国际上公认的,建筑师的成才年龄是四十八岁很接近。


明星的建筑和建筑师

    谈到现在很多成名建筑师都比较年轻,曹先生认为现在时代不同,信息的传递要比他们的时代快得多,青年建筑师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这使他们有了更高的创作热情。加上现在中国建筑行业火爆,青年建筑师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这些因素都使现在的青年建筑师能够更快地成长。但是对于青年建筑师来说,他们还是应该加强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这就是在职业中的再学习阶段,包括对于方案、施工图、招标设计等的学习。曹先生认为这个阶段没有经过一个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经历过这一阶段,作为一名建筑师,他的知识还是不够完整的。


抓住任何实践的机会

    在人的一生中,可能有些事情并不是你愿意做的,但是在这个不情愿中找到可以学习的点,却不失为另外一种成长的经历。曹先生谈起他参与五七干校建设的经历。作为领导下达的任务,当时还很年轻的曹先生来到五七干校,从选址到设计,再到建造和工程管理,他全程参与了五七干校的建设。还有后来参与基建的工作,他学会了木工、抹灰、砌墙,学会了选择建材,也学会了关注成本,这在他今后的设计工作中有很大帮助,加上后来的中元国际下设的房地产公司法人代表的经历,曹先生最终形成了他“建筑策划”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