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杭州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

时间:2017-07-29 06:33来源: 作者:杭州运河广告产业园总师办主任 点击:

G20杭州峰会后,城市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为实现世界名城的目标,迎接亚运会等国际赛事会议的到来,新一轮城市环境的改造建设已经启动,随之而来的,是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类建筑垃圾。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逐年扩大,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的数量逐年在增加。由于目前还没有单位对杭州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量进行精确的统计,依据每年城市拆迁建设总量规模,杭州每年平均产生建筑垃圾约500万吨。2016年,这个估算数字已上升到约850万吨,照此估算,再考虑2017年起亚运场馆建设、多条地铁线开工、大规模城中村拆迁和整治,加上一直在进行的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商品房建设等,初步估算,至2020年杭州城市年均产生建筑垃圾可达2000万吨,总量惊人。

2014年起,由于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接近饱和,不接受建筑垃圾处置。杭州的建筑垃圾都采用露天堆放,或是通过外运到杭州周边区域找地方填埋或由建设企业自行处置的方式处理。这些简单的处理方式既影响环境保护,也浪费了土地资源。解决建筑垃圾处置的问题,最合理的方式就是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处置产业化。

2015年起,杭州启动了建筑垃圾资源循环利用工作试点,至2017年初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也在各城区设置了一些试点处置地。但大规模推广和落实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建立产业链发展进展依然缓慢。

在国外,建筑垃圾被称为放错了地方的“黄金资源”,大多数都进入了资源再利用渠道。这些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逐步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建筑垃圾处置产业链,从而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置问题。德国建筑垃圾处理的回收利用率在86%,目前德国200家企业的450个工厂进行建筑垃圾的循环再生,年营业额超过20亿马克。德国政府在废弃物法增补草案中,将各种建筑废弃物的利用率比例做了规定,并对未处理利用的建筑废弃物征收存放费。日本政府在1977年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1991年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并在2002年开始实施《建筑材料循环法》,将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美国政府出台的《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和建筑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倒。其做法有四种:一是综合利用,二是分级处理,三是高级利用,四是法律规范。这些国家目前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均在70%-90%以上,而我国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率却仅仅为5%

在国内,深圳、昆明、、西安等城市也已开始建筑垃圾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建立、推广的尝试,以期解决建筑垃圾的处置问题,并将可用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提高回收利用率,形成有利于城市管理和环保产业发展并举的新思路。深圳市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建筑废弃物处理设施共有9座,其中建筑废弃物受纳场5座,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4座。昆明市在2009年就提出的《关于主城建筑固体废弃物处置场的规划意见》,对建筑垃圾处理场所的设置进行规划与布点。并采用特许经营权和公开招标相结合等方式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市政府还明确了对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企业给予专项费用补贴的政策;并委托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制定地方性技术标准,保障各资源化处置设施的规范建设、运行。

总体看来,国外大多实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消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技术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同时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与市场相结合,对建筑垃圾依法进行产业化处置。

杭州如何加快杭州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建议:

一、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对杭州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的数量和类别进行精确统计,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分类处置实施细则和利用规范。

二、应落实建设单位建筑垃圾就地处置循环利用的责任,在现场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从源头控制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

三、积极引进和扶持从事建筑垃圾处理的公司,并且将其列入环保企业、绿色企业,新技术企业等评选范围,便于其获得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支持;

四、应尽快出台税收返还等奖励执行细则政策,鼓励更多企业生产和使用建筑垃圾循环再生产品,推动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