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谈建筑业改革发展

时间:2017-03-14 11:44来源:中华建筑报 · 王茜 作者: 点击:

全国人大代表谈建筑业改革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陈华元:

政产学研“多管齐下”推动中国建筑传承与创新

与去年的议案不同,今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华元呈出的议案似乎更“软”一些,他将关注点放在了如何传承、保护和创新中国建筑文化上,力促政产学研“多管齐下”推动中国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陈华元表示,受到西方现代建筑理念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建筑在科技、设计、建造等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传承太少、创新不够的问题,未能形成融合而具有特色、系统而普遍应用的现代中国建筑文化。很多传统古建由于保护、修缮不力已经消失不见,中国建筑历史出现断层。同时,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与鲁班精工的中国建筑传统相背离。

在做了大量调研后,陈华元提出了传承、保护、创新中国建筑传统的必要性。他认为,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保护研究、引领未来发展。

为此,他建议,要政产学研“多管齐下”推动中国建筑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要完善顶层设计,通过加强传统建筑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大执法惩处力度。建设一支力量强大的古建调查、修缮团队,增强古建保护的专业性。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激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研发更多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打造引领潮流的建筑风格,促进中国标准走向世界。同时,要推进教育科研,将《中国建筑史》等作为高校必修课,从设计类专业推广至土木工程、路桥等所有建筑类专业,让从业者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鼓励高校、企业成立研究所,加强传统建筑的挖掘,就新材料、工业化下如何融合传统建筑风格进行专题研究,为从业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另外,他还建议,要加强业界沟通,通过专题论坛、学术会议、国家级重大工程方案设计大赛等方式,搭建建筑产业各方的沟通交流平台,既传播正确的建筑文化观和价值观,又凝聚众智,为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建设性意见。

除此之外,他还建议筹建一座以科普功能为主的国家级建筑博物馆,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中国建筑发展史。同时,要让特色小镇成为实践载体和展示平台。国家要在特色小镇规划上加强把关,确保其符合当地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和独特文化。鼓励各省级行政区政府与当地知名建筑院校、设计院和龙头企业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谋划和实施本地特色小镇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谈建筑业改革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总裁鲁贵卿:

要进一步优化建筑行业市场环境

履新尚未“满月”,鲁贵卿便马不停蹄地赴京参加今年的全国两会。3月8日,鲁贵卿以新的身份——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总裁,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无论身份如何转变,关注建筑业发展、推动建设市场有序竞争,仍然是他今年关注的重点。同时,他还将持续关注工匠精神的培养,继续倡导建立长效机制培养工匠精神,建立科学合理的“工匠人”职业发展通道。

尽快取消最低价中标 建立公平机制

《建筑法》修法多年来一直是建筑业人大代表屡次提到的建议。今年也不例外,鲁贵卿仍将这一议案呈给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虽然《建筑法》修法不能一蹴而就,但他认为,可以先从一些方面着手,分步骤解决,为修法奠定扎实基础。

在他看来,招投标领域的不公平问题,是可以放在首位来解决的。鲁贵卿说,在中国,招投标市场一直沿用的最低价中标办法,扰乱了市场秩序、妨碍了正当竞争,也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这些都成为行业乱象的重要因素。

为此,他建议,改目前的最低价投标为平均价投标,取消奖项加分,允许企业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这样既可以确保工程质量,又可以促进行业有序竞争。同时,还要培养市场公允机制,建立社会平均成本价确认机制。

另外,他提议,取消对企业的加分后,应借鉴交通领域对驾驶员的扣分规则,建立全国统一的扣分标准,对失信企业加以约束,以期营造机会均等的行业发展环境。

鲁贵卿进一步解释说,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一定要让企业和群众更多地感受到“放管服”改革成效。因此,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加快建立“工匠辈出”的长效机制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鲁贵卿对如何培育工匠精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年,他更加关注经过一年实践和探索后,工匠精神培养机制的完善情况。在他看来,工匠精神的培养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来支持和鼓励企业培养“工匠人”。

去年,他就提出,要建立培育工匠精神的长效机制,相关部门要建立“工匠人”的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术评价考核体系。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工人的培训,提升操作工人的技术技能素质水平,建立起立体交叉与注重实效的操作技能人才培训、使用、提高的制度体系架构。

今年,针对工匠精神的培养,鲁贵卿建议,国家要加大培养工匠精神的资金支持力度,继续发挥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作为政府,要鼓励企业培养工匠;作为企业,要建立健全“工匠人”的技能评价体系。他举例说,一家企业要想培养工匠,不仅要为其打通职业发展通道,还要让技能素质达到一定级别的高技能人才享受到更多方面的良好待遇,真正建立起“工匠辈出”的长效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谈建筑业改革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巡视员许宝成:

优化养老用地政策 释放供给活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再次采访到了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巡视员许宝成。今年,他将关注点放在了如何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上。

他说,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亿,占总人口的16%左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全社会的养老需求正在加快释放,由政府主导的养老服务业难以满足,必须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投入养老事业。而我国目前还处于政府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的初级阶段,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养老服务业中的引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释放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动力和空间,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业的繁荣大发展。

在许宝成看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优化养老用地政策,释放供给活力。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土地的取得与投入是首要难关。根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养老用地被列为“医卫慈善用地”,该类用地整体规划量少、零碎,同时定价制度、获取方式均不尽完善和统一。

为了进一步优化养老土地供给,增强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的动力,许宝成建议,一是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单列门类,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大养老土地储备量。同时,国家层面明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的定价原则、取得方式等,使得社会资本获取养老土地的依据更加明确、途径更加清晰,压缩养老土地运作的“灰色空间”。二是调整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有集中配建医疗、保健、康复等医卫设施的,不得超过5公顷”的面积控制,适量增加土地供应面积。因为当今老年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大型养老机构仅仅考虑床位和必要养老设施还远远不够,必须同时考虑适老文卫、科教、健身、娱乐、休闲、商业等配套设施,5公顷的硬指标显然难以满足。三是养老服务设施投入大、回收慢、存续久,加之老年人群消费观念保守、支付能力不强等社会文化因素,导致我国养老市场的盈利模式很不清晰,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顾虑重重。在部分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养老市场供给一般会伴生金融手段,如开发商在开发完成或运营一段时间后,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将养老机构与设施等重资产转手金融机构,从而尽快回流开发阶段的巨额投资。在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等制度尚不成熟,建议允许大型养老项目配套部分居住用地,便于企业回笼资金,降低企业建设成本,加大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的吸引力。

全国人大代表、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理财:

完善建筑业增值税征收 尽早推行电子发票

3月9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理财就建筑业营改增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近一年来,建筑业营改增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程理财在会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在程理财看来,经过近一年的实施,今年再提营改增,会有更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他说,金融机构的贷款利息等不能抵扣,造成了采用一般计税方法的项目无法取得进项抵扣,而建筑企业属资金密集型行业,通常存在大量的贷款及财务费用,特别是PPP项目、BT项目,贷款服务无法抵扣将可能导致企业综合税负上升。地材(砂石料)一般占到建安总成本的10%左右,但砂石料的采购往往因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无法抵扣,导致税负上升。除此之外,施工企业经常面临甲方拖欠工程款甚至垫资完工的情况,销项发票开具后,款项往往无法及时得以结算;另一方面,材料采购及建筑业劳务费用如不支付资金,往往无法取得进项抵扣发票,月度申报纳税时,导致施工企业面临资金尚未回笼、却需要支付大额税款的问题。另外,公司外出经营点多面广,进项、销项发票认证和开具管理难度很大,且对经营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为此,他建议,考虑将资金成本类进项税额纳入抵扣范围,同时对砂石料的采购采取类似农副产品收购减免的税收管理模式。针对建筑业点多面广的问题,他提议,国家应尽早推行电子发票,以便外出经营票证的传递。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程理财还提到了民营企业参与PPP建设的“难言之隐”。他说,PPP项目为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机遇,但目前民营企业在进入PPP领域时,还在发展、融资、法制环境这三大方面存在诸多障碍。他非常希望国家层面能真正从民营企业的角度考虑,适当改变相关金融机制和金融政策,加大针对民企投融资政策的落实力度,特别是强化金融机构的执行力度,并细化相关配套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谈建筑业改革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雅萍:

应加强城市综合管廊安全保障

在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全国人大代表、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雅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今年,她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了城市综合管廊安全保障方面。

戴雅萍对记者说,2015年8月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虽然国家非常重视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但在戴雅萍看来,由于我国城市公共设施情况极不相同,市政管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使得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后不入沟,需绕到其他道路布设地下管线。建成的综合管廊闲置浪费,成为摆设。

为此,今年,她建议,应立法推动综合管廊建设。她说,城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8大类20余种管线,管理体制和权属复杂,涉及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30多个职能和权属部门。由于历史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地下管线基本上是建设单位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多头敷设、多头管理,涉及利益很多。因此,应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城市地下管线条例》。

同时,她还建议,城市综合管廊的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应按照公安部门有关标准建设。目前,全球性挑战多发,国内改革也进入攻坚期,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多。城市综合管廊涉及政府和百姓很多信息,涉及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营,需要确保城市的“里子”绝对安全、可靠。另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信息网应为秘密级,应该按照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有关要求,组织好方案的评审,规范建设工作,待该网络完成涉密信息系统测评、审批后方可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戴雅萍还呼吁,要加强城市综合管廊的安全保障。她说,城市管线网的规划图纸和相关数据是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参照涉密项目建设,同时要加强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谈建筑业改革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洪杰:

践行“绿标行动” 建立建材行业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连续3年的采访,让记者与全国人大代表、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棵树)董事长兼总裁洪杰越来越熟识。一见面,洪杰就非常激动地告诉记者,他现在正在干一件大事,一件有利于建材行业绿色发展的大事,那就是制定行业的绿色标准,践行“绿标行动”,推动建立建材行业的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洪杰认为,企业应该担起生态责任,自觉把自身的生态环保作为衡量企业价值和发展优劣的一项重要标准。在他看来,建材企业必须践行“绿标行动”,建立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这就需要健全绿色市场体系,增加绿色产品供给。

他建议,企业要积极推广运用生产技术先进及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低、各种废弃物排放量少或可循环利用的先进设备与先进工艺,逐步淘汰或更新资源消耗高、废弃物排放高的落后设备和工艺。同时,从生产和生活服务线的源头控制、减少各种消耗,达到减污和增效的目的,把企业的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污染源治理和排放管理,以及植树绿化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考核,真正形成环保工作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格局,有效把企业环保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

洪杰认为,对于一家建材企业而言,产品达标不达标、健康不健康、环保不环保、对社会有什么价值,都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因此,建材企业必须要生产绿色产品,这是对“绿标行动”最直接的践行。实现输出绿色产品,必然要依靠科技创新。作为传统产业,要走出关起门来搞创新的误区,要向顶尖企业学习,对标国际。要配备尖端科研设备,引进优秀科研人才,通过硬件、软件两手抓,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他倡议,要搭建生态平台,让整个产业链“绿起来”。他说,在践行“绿标行动”的过程中,一家企业做好了,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建材企业,还要更进一步思考如何带动、倒逼上下游产业加入践行“绿标行动”的队伍中来,严格把控原料供应商和客户符合不符合绿标标准,通过搭建一个生态平台,引导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一带三”组团让整条产业链“绿起来”。

洪杰举例说,在践行“绿标行动”的过程中,三棵树将环保列入企业管理底线,专门成立了环境安全部主抓环境管理。在三棵树莆田总部,鸟声、人声与机器声共鸣,天人合一,园区对自然水系、百年荔枝林等原有生态的保护已经在业内传为佳话。近期即将正式投产的三棵树四川生态工业园,则传承了企业倡导的生态精神,不仅拥有花园式厂区,还引进了全球顶尖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清洁生产系统。通过全密闭式的生产过程设计,配备行业领先的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全套的除尘、除气及污水处理系统,全面实现了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是智能制造+绿色生产的标杆。

三棵树在科研上的投入,让其产品性能遥遥领先。2016年,三棵树在涂料行业首创“健康+”五项新标准,并推出符合该标准的一系列产品。近日,三棵树又与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常州研究院联合开展“绿标行动”活动,积极参与起草《绿色产品评价 涂料》国家标准,并将在近期举行的三棵树四川生态工业园投产典礼上,联合相关机构与上下游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发起践行“绿标行动”活动,呼吁更多企业一起守护天蓝、地绿、水清,以点带面,推动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谈建筑业改革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控股董事局主席、阳光城集团董事长林腾蛟:

要把提升企业家心性作为供给侧改革核心内容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到了全国人大代表、阳光控股董事局主席、阳光城集团董事长林腾蛟。作为杰出的闽商代表,除了将自己的实业做大做强外,林腾蛟还以高远、广阔的胸襟,担起了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他提出,要把提升企业家心性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

林腾蛟介绍说,2016年,国际上黑天鹅事件频出,世界经济复苏依然缓慢且不均衡。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可谓“风景这边独好”。这一现象的背后,交集折射出2016年中国的一个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结构变革和制度变革,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曾提出,美国的事业就是企业,同样中国的事业亦是企业。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

在他看来,现如今,不乏还有很多企业靠行贿获得利益,或是赚取财富就想着移民海外。林腾蛟举例说,去年以来,魏泽西事件、山东大学生徐玉电信诈骗致死事件,一次次拷问的正是企业家的良知。企业家有什么样的心性,就会做出什么样的企业。企业家是市场的主体、创新的主将、供给侧的主角,激活企业家心性,就是最有效的供给侧改革。

为此,林腾蛟建议,要把提升企业家心性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让企业家在推动供给侧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教育方面,要加强对企业家的传统文化教育,希望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并组织民营企业家共同参加各级党校的学习,激活企业家的心性。

在政策方面,要将企业家心性提高与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相配套,共同推进供给侧改革相关政策落地,从而发挥企业家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在弘扬精神方面,企业家作为中国梦的建设者,要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输出以良知为灵魂的中国企业家精神,为国家和民族争得荣誉,赢得全世界对中国的信任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