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旬阳避灾搬迁“一区一策、一户一法”开启百姓致富路

时间:2016-03-25 14:21来源: 作者: 点击:

2014年起,旬阳县在甘溪镇移民搬迁安置小区“滨湖小镇”开展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一区一策、一户一法”增收致富试点。两年来,已建成安置房6幢338套,搬迁安置320户1232人,目前小区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优美,配套产业成熟,搬迁群众家庭收入稳步增加,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据统计,2014年试点小区搬迁户人均纯收入8310元,较当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出8个百分点。试点紧扣搬迁户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增收目标,聚力实施“三集中、五安置、八到户”三大工程,用活用好增收致富试点专项资金,探索陕南避灾扶贫搬迁户增收致富路径和实践遵循。

“三集中”夯实增收基础

试点立足“滨湖小镇”交通便捷,以及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引领创业,实现搬迁安置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幅20%,确保搬迁群众增收致富有门路。

集中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搬迁安置小区周边可利用耕地、山林和紧临水电站库区等资源,规划产业板块布局,流转土地建园区,重点发展山林经济和涉水产业。从增收致富试点专项资金中拿出30万元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扶持基金存入银行,当作搬迁户务工定点园区和搬迁户发展产业扩大规模银行贷款担保金,并放大5—10倍作抵押,银行可贷150—300万元,对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搬迁安置户发展产业所需资金进行贷款贴息。通过流转土地400亩先后建起“中亿蔬菜”、“紫薇花园”农业产业园区,解决搬迁户就业30余人,年收入3万元以上。

集中培训资源——促进灵活就业。整合扶贫、教育、农林科技、人社等现有农民技能培训资源,采取集中办班、定点培训、网络宣讲等形式,免费为搬迁安置群众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搬迁群众灵活就业。以职业农民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为重点,从试点专项资金中拿出15万元用于民用建筑、家政服务、餐饮服装、机械加工等行业的岗位技能培训,实现就业技能培训全覆盖,并为转移就业搬迁户每户提供1—3万元就业基金。试点开展以来,已累计组织培训12场次,实现就业260人,其中转移就业150人。原施家坡村一组移民搬迁户黄某夫妇通过技能培训后,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集中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统筹安排,集中产业扶贫、失业救助、大学生创业孵化、电商发展、创业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移民搬迁户发展商贸、加工、运输、餐饮、手工艺等三产服务业,通过开办农家乐、理发店、餐馆、服装店、修理厂、砂石厂、承包小工程等形式实现搬迁群众自主创业。从试点专项资金中拿出60万元用于自主创业周转金,对自己创业的搬迁群众每户提供3-5万元的创业基金,该基金由搬迁户无偿使用3年,期满后一次归还,重新安排,滚动使用。目前累计自主创业62户,其中年收入超过10万元25户,带动就业208人。

“五安置”精准施策帮扶

试点始终将群众增收致富“稳得住”作为扶贫搬迁工作的第一要务。按照精准分类、因户施策的原则,工作关口前移,一户一法、对准靶心,实现搬迁群众精准帮扶全覆盖。

兴业安置。对搬迁后生产生活相对稳定、有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经验的农户,帮助其就近就地流转土地发展农业主导产业。重点通过扶持各种协会组织,参照扶贫互助资金模式,在小区设立互助资金组织,从增收致富试点专项资金中拿出15万元,服务移民搬迁安置户会员,增强种植养殖、山林经济、第三产业等协会组织在移民搬迁户与市场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此解决了15户搬迁户就业难题。

创业安置。对有一定经济头脑且有一技之长、有经商创业意愿的搬迁群众,帮扶其进镇入城创新业。在创业意愿活跃核心区,引导和帮扶有实力的创业联盟、个体牵头组建创业孵化基地,并成立了移民安置户非公经济个体工商协会,通过协会成立产业联盟,形成抱团发展,促进移民安置户创业致富,目前试点小区实现自主创业100户350余人。

转移安置。对缺乏就业技能但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搬迁群众,通过搭建各种平台,组织开展学习培训,使其熟练掌握1—2门实用技能,拓宽其务工渠道。按照“以需定训”思路,以勤缘劳务输出公司为龙头,对移民安置户开展定向定岗培训、劳务输出和就业安置工作,有针对性地与企业签订劳务合同,建立移民户劳务输出档案,实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形成“移民户+公司+基地”的有业安置模式,建立起“人人有技能、输出有基地、收入有保障”的移民劳务输出机制。年有组织地劳务输出320人,收入过千万元。

园区安置。对有一定劳动能力、但不愿离家务工的搬迁群众,依托产业带动、能人示范,实现其由传统农民到园区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招商引资、返乡能人创办、产业大户引领等方式,提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就业安置能力。从增收致富试点专项资金中拿出30万元作为岗位保障基金,选择有实力、重信用的园区或企业,用于安置贫困搬迁群众就业,至少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企业每安置搬迁户1人可享受1万元的岗位保障基金,合同期内该保障基金由企业无偿使用。

兜底安置。对一部分暂时家庭贫困、不具备产业发展能力的搬迁户,从增收致富专项资金中拿出50万元专项基金,成立贫困移民户扶持基金会,以基金会的名义向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入股,年底根据收益情况进行分红,3年一个周期,滚动安排;对少数家庭就业有困难、缺乏相对稳定收入来源的搬迁户,在移民小区、集镇创设公益岗位,对其优先安置就业;对个别家庭无劳动力、无就业的特困搬迁户,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优先给予社会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兜底安置。

“八到户”细化措施到人

试点细化措施到户不漏人,层层签订责任书,细化包抓方案,夯实包抓责任,对帮扶项目实施和效果实行月评比、季通报,做到搬迁群众关怀服务零距离。

政策宣传到户。分类精选了近年来各级出台并正在执行的惠民便民政策,组织编印了《旬阳县惠民便民政策汇编》、《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及农民实用技术》等资料,明确各项政策申办程序和联系方式,户均一本免费发放到户,把政策装进群众的口袋。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科技服务三下乡、普法宣传等活动,干部深入包帮户宣讲扶贫政策,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年集中宣讲6场次,印发宣传资料3000余册。

计划制定到户。逐户弄清各搬迁户搬迁前(后)家庭的劳动力、收入来源、子女上学等基本情况,有的放矢、以户定扶,切实解决好他们愿意种什么、养什么和发展什么的问题,确保每户搬迁群众都有相对稳定的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试点中,共发放填写“一户一法”增收明白卡320份,帮助搬迁群众确定致富增收项目5个。

项目落实到户。按照产业总体布局和项目实施整体规划,结合各搬迁户发展实际,加强项目衔接和帮扶指导,确保项目实施到户。通过采取资金直补、统建到户、土地流转、农户参股、实物发放等模式,扶持引导搬迁农户发展产业。试点开展以来共落实项目5个,发放项目建设配套物资21.35吨。

  技术培训到户。落实安置社区派驻科技特派员制度,共派遣3名农林科技人员包帮技术服务,通过入户指导、现场观摩等形式,手把手地教给搬迁户实用生产技术,指导搬迁群众发展产业。试点开展以来,累计为贫困搬迁户劳动力提供实用技术培训1300余人次。

资金扶持到户。多方筹措、捆绑落实“一区一策,一户一法”增收致富专项资金,按照“总额控制、分项补助、有偿使用、保质增效、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试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激发扶贫搬迁户自身发展。严格资金拨付纪律,通过“一卡通”实行资金扶持到户,先后累计向搬迁群众发放各类扶持资金450万元。

产业实施到户。按照产业规划和“一户一法”思路,帮扶包抓干部围绕每户产业发展计划,加强产业指导和跟踪服务,确保产业到户落地实施。试点共落实农业种植75户,畜牧养殖5户,培育农产品加工37户,商贸服务21户,带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行业协会2个。

信息传送到户。在全面掌握搬迁群众基本信息和深入开展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搬迁户提供就业、创业和致富信息,方便群众就业创业。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农村远程教育平台等有效载体,把农村致富典型和农产品经营、交易等农村致富信息送到搬迁户手中,使其了解信息、熟悉市场,规避市场风险。试点以来累计发送、传递重要农情信息85条。

干部包抓到户。把帮促搬迁户增收致富列入县对镇、部门及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落实领导干部包项目、包协会组织、包创业基地、包楼层、包片区帮扶,干部包户、包人帮扶机制。制定干部职工、村干部结对帮扶搬迁户责任表,建立干部帮扶记实制度,实行“一对一”帮扶,把帮扶包抓效果与干部的推荐选任、评先创优、绩效奖金等挂钩,帮扶关系一定3年不变,不致富不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