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30 09:17来源: 作者: 点击:次
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合会(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执行主席兼秘书长 杨乐渝
15 年左右的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管理经验。现任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合会(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执行主席兼秘书长。
Q:你如何看未来房企趋势?
杨乐渝:近年来,房地产企业已经死了很多家,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房地产行业商业模式的大变,许多房企正是在这种不知不觉、后知后觉中被大浪淘沙拍死的。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今房地产行业的用户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房地产企业挣的钱更多价值体现在高周转、土地溢价上,客户只是单纯的买房和投资的需求,产品功能更多体现为消费性和投资性。
Q:用户需求的变化,对房地产企业未来会带来哪些改变?
杨乐渝:未来房企将更多体现为服务业模式,通过提供好的产品与服务能力来赚用户更多的、更长远的需求,赚用户全生命周期的钱。因此,在未来房地产企业的较量中,谁拥有长期用户,并且服务能力越强,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而房地产行业也将成为一个基础设施性产业,房地产这个产品更多的意义,将演变成一个生活服务与产业孵化平台。
以中海、万科等代表制造业模式的先锋来看,它们在此方面干了30年,随着时间的累计、服务的到位,大量客户如果能够转化为长期的用户,这才是未来核心竞争的关键。因此,业内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房企对未来趋势的各种探索,譬如合伙人制度、内部创业、搭建各种物业服务平台等等,无不是未来服务业模式的种种探索,使房企在当前市场下行期,原先重资产的模式的风险得到慢慢降低。
Q:你认为这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乐渝:制造业模式与服务业模式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节点模式,通过预销售、规划、开发、建造等进度环节为特征,在有限时间内通过高效周转,从而达到盈利目的,突出的代表是万科、恒大等传统房企。而服务业模式的核心是平台模式,它是组合各种资源来为企业终端用户(业主)提供种种服务,如彩生活模式,以及联合办公、共享经济模式。
Q:在考核体系上有何不同?
杨乐渝:从制造业到服务业,这两种模式的体系生态完全不一样,要知道两者之间代表着思维方式上的巨大调整与变化。单从考核体系这一环节看:制造业模式是考核销售收入为主,而服务业模式是考核用户数、有效用户数等核心指标,主要以用户利用率、到访频次等所谓“用户黏性”的互联网概念范畴。因此,未来房企如何从之前的短期客户服务,转化为更长期用户,这才是房企转型服务业的关键所在。
Q:你如何看“地产+互联网”融合创新趋势?
杨乐渝:现在业内还在评价互联网之于地产只是手段,我认为此言是大错特错。互联网对于迎接房企转型服务业,给房企深挖用户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方面,带来了巨大优势和可能。未来两者的共荣共生将会发生在房地产企业的诸多链条之内,尤其是当下人人“手机化”的时代,未来客户大部分使用的产品、他都能够把你使用的时间、使用的地点、使用的体验、实时记录下来。
因此,互联网几乎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那么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适应客户的这种消费形式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迫使地产+互联网的融合将不再仅仅是停留于表面。我认为两者的融合将会给整个地产企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而非渐进式的。
Q:业界普遍认为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你如何看待共享经济之于未来房地产企业的价值?
杨乐渝:互联网时代最明显特征是人人参与、人人分享,经济学家称其为共享经济,这是一个巨大趋势。但要想使这种共享成为一种经济价值,最核心的是基于人与人的基础,而且这群人必须有一个共同目标和理念,拥有共同价值观和情怀,按照目前流行的词叫“气质”相同,譬如全经联会员之间,普遍具有“爱学习、愿分享、乐创新”的气质。试想一个人土豪做派,而另一个崇尚内心需求,这样的人即便强行链接起来,也不能实现共享。
对房地产企业来说,未来如何通过互联网工具,找到或者发掘类似这样更多不同“气质”的社群,使他们变成房地产企业的客户、用户乃至合伙人,显然想象空间巨大。试想全国各个城市项目之上,一旦这样的人聚集起来,房地产转型之路上的筹钱、筹资源、筹智慧,还是难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