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9 15:21来源: 作者: 点击:次
苏州传统建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苏州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苏州古城内的新建筑探索,从苏州老火车站到苏州图书馆再到苏州博物馆,走过了一条崎岖的、谨慎的道路,建成的大量新建筑几乎每一幢的落成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与思考:古城内新建筑建设究竟应该延续传统的建筑文化,还是应该以创新的态度来面对今后的建设?
要说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传统建筑文化的内容。以苏州为例,从明代开始,苏州的传统建筑表现出若干稳定的特征:形式固定,性格细腻,注重精神、人格的表达。从中可见,苏州传统的建筑文化具有形式与内涵上的明确的地域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会随着与新文化的交汇而改变,而改变最快的往往是一些形式上的东西,一些文化内核上的东西则是相对稳定地、慢节奏地发展着,
而且,我们还往往不易感知。对形式上的特征,能够快速可感。因此,我们讲建筑文化上的保护与延续,已是更多地指向形式上的保护,建筑学就是这样一种在大众眼中形式感更多的一种文化形式。
但是建筑承载了更多。任何一种传统建筑除形式外,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生活哲学、社会秩序和精神追求,这些内涵的变化是相对缓慢发生的,是比较稳定的东西,也是我们文化内在的根本。
苏州传统建筑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更多只是外表上的特征,真正具有稳定地域特色的建筑特质也许是“典雅、务实、内向、低调、简奢”的风格。显然,在新建筑的设计中,形式引发的回忆固然明确,精神内涵的凸显却显得尤为重要。
可见,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形似”,另一个是“神似”。“形似”是对过去的建筑形式的继承,而“神似”是对我们文化内核的继承。后者已经脱离了形式上的束缚,允许用新的手法与形式来进行表现,这提醒我们在今后古城的新建筑设计中,除了形式上的呼应,更要在内涵的层次上对形式进行大胆的创新。也就是说,在古城新建筑建设中,我们除了要尽可能保护传统建筑的形式,但又不囿于形式的羁绊,用新的手法语言来表达传统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使我们的建筑文化始终处在一个健康的新陈代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