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建筑是城市灵魂的诠释

时间:2015-12-01 20:05来源: 作者: 点击:

建筑是城市灵魂的诠释

建筑构造了城市,不同时期的城市建筑的融合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持续性,新旧建筑的混杂诠释了城市的发展,可以让每一位“观众”最直观的去感受一座城的历史变迁。

在历史上曾是三个朝代的都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北京最为伟大的建筑群紫荆城是北京历史悠久的真实写照。

但是同时北京又是一座刚刚开始成长的城市,新中国建立初建的人民大会堂,中国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以及它们共同围合出的天安门广场。这些建筑群都呈现出了建筑的四维特性(时间),新坐落在人民大会堂西侧的国家大剧院也将承载这一特性,这三组建筑最直观地展现了北京的历史变化,展示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北京风貌。

人赋予了这些建筑性格,紫禁城——皇权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可以看到古代人民的智慧以及对礼乐的认知。人民大会堂建筑群——新中国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执政理念,以及国家的形象。国家大剧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代表的成果,同时也是建筑技术发展的体现,这些都是不同建筑所代表的不同性格,从不同性格中可以解读一个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个性——北京是一个古老又朝气蓬勃的城市。

同公共建筑相比,居住建筑在城市建筑中大概能占到70%的比重,同样居住建筑更是体现一个城市发展的代表,也能够反映城市居民对建筑的理解,因为居住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拿北京来说,胡同以及四合院传承了古代北京人对住宅的理解,尽管高楼大厦改变了北京人的居住环境,四合院以及胡同却是北京人的集体记忆。伴随经济的发展,尽管传统的胡同以及四合院建筑依旧还有所保留,部分被开发成了商业街的模式,例如鼓楼附近的各条胡同,人们最为熟知的南锣鼓巷,它们以新的形式融入了时代的发展。

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居住建筑变化,从多层住宅到高层住宅再到城郊别墅不断丰富着北京的居住建筑。但很多社会问题也伴随而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缺乏交流,邻里观念逐渐淡化,居住几年跟邻居没有交流的例子比比皆是。每个人都限定在自己的狭小空间内,缺乏交流的社会潜在的社会问题也会增多。

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但是居住环境正改变着邻里关系。而建筑人正在努力的去改善这一现状,思考如何使在改善人民居住环境的同时也保留住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建筑是将其实现的最直接载体,同时也不断在人们的生活中烙下时代的印记。

建筑大师AdloRossi认为现代建筑应该包容更多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社会、人文等等,这样才会丰富城市的内容,也能够促进城市交流,推动更多的集体记忆的保留,这些都是对随建筑与城市的不断思考所总结出的理念。

作为现代建筑人如何去理解以及推动建筑和城市发展变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秉承让建筑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建筑让城市变得更美好。向建筑大师AdloRossi致敬。

建筑人正是通过建筑的四维特性去描述一座城市,过去-现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