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华:为老旧建筑“施救”的人

时间:2015-11-26 09:24来源: 作者: 点击:

为老旧建筑“施救”

在您身边是不是有一些建筑物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改变功能、加层改造?您是不是有点担心它们哪天出现质量问题?没关系,这一切都可以放心交给建筑诊治的专家。他们有足够的方法判断每一栋建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郭小华正是干这一行。

在中国科协组织开展的以“创新力量”为主题的优秀企业基层科技工作者推选中,郭小华是唯一一位的获奖者。他的办公室坐落在北京三环边上的一栋老式办公楼内。而郭小华的工作正是为老旧的建筑物做诊断和加固改造工作,他的工作被业内人士称为“建筑医生”。

荣耀: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典范

建筑物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安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我国建筑物保有量巨大,据不完全统计,既有建筑物面积超过500亿平方米,建筑物全寿命管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核心是既有建筑结构的鉴定、评估和加固修复等诊治技术。郭小华是这个领域权威之一。

作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家工业建构筑物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部门主任、教授级高工,他的工作是既有结构诊治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36岁被评为教授级高工,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8岁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标兵”称号,并获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

作为科技型企业的一名科研人员,郭小华将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很好地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土木结构的检测鉴定和加固修复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建筑(冶金、石化、机械、电力、有色等行业)、民用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桥梁(铁路桥梁、公路桥梁、市政桥梁等)等结构诊治中,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工业厂房检测鉴定、地铁结构评估、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及加固等工程数百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励志:成长路上奋力前行

郭小华出生在农村,家庭条件一般,兄弟姐妹7个,父母亲靠种地为生。父母起早贪黑、含辛茹苦、辛勤劳作,也让郭小华看到了生活的艰辛。郭小华说,从小他就知道自己必须努力学习,才有出路。最后,郭小华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郭小华研究生毕业时,由于突出的表现,被留在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原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工作,成为了一名建筑物的“医生”。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与修复、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多项成果被纳入国家及行业标准,尤其在锈损混凝土结构检测评估及修复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经验:“爱琢磨、有规划”

“我其实没什么好说的”,郭小华腼腆地说。他说自己的机遇总是很好,遇到了好的发展阶段和愿意帮助自己的人。如果说有什么经验与大家分享的话,就是希望广大身处企业一线的员工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学习有规划、有计划,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多琢磨、爱思考。

郭小华说,在企业工作不像在研究院所,平时的工作就是做工程而不是纯粹的科研。在企业就是要不断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最好的创新点,如果大家能抓住这些创新点,就能有更多的新发现、新创造。

郭小华和他的同事们曾经承接一个重大的国家建筑的改建、加固项目。这个建筑物修建的年代稍久,当时的建筑水平也有局限,所以已经到了必须诊治的阶段。然而这一建筑必须在使用中施工。为此,郭小华和他的同事们想出各种解决方案,最终很好地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

许多建筑物的维修加固工作涉及到用户的保密协议,郭小华不能一一透露,但是对他来说这个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在一次次解决问题过程中有过的技术创新经历才是他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