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绿色建筑引领深圳走向国际

时间:2015-11-25 10:48来源: 作者: 点击:

叶青

今年是我在深圳的第23年,我的成长过程一贯是被动的,专业是父母选的,工作单位也是跟随丈夫确定的。但到了这座城市后,我发现深圳改变人和激发人潜能的能力是超强的,就像一个打磨机,把人磨碎之后重新再造,所以我很庆幸来到这座城市。

在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建科院”)工作的23年里,我从一名普通的建筑设计师成长为所长、院长、董事长,成长为从事绿色建筑和生态研究的技术工作者。我带领着团队在深圳建科院建成国内首座低成本、可推广的绿色建筑——建科大楼,该项目获得国内国际20余项奖项。在中国,深圳率先规模化推广绿色建筑,我们因此从深圳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终究还是因为爱情,我舍弃对家乡的眷恋远赴千里来到这座城市。1993年的深圳已初显大城市风范

为追随爱情来到深圳

我是1993年7月份研究生毕业后来深圳的,原因是我先生选择到深圳建筑科学研究所(建科院前身,下简称建科所)工作,而我则是“买一送一”一起分配过来的。

事实上,在那之前我为了做硕士论文来过深圳,曾经在国贸大厦里做商业调研,那时候对深圳的印象是与我出生成长地的文化、节奏很不一样,人们行色匆匆、讲话也听不懂,有种陌生、冷漠感。我从小在杭州成长,父母就是浙大的老师,我从小学到大学都没离开过那方圆几公里地,所以早在毕业前,我已确定在母校大学留校工作了。

终究还是因为爱情,我舍弃对家乡的眷恋远赴千里来到这座城市。1993年的深圳已初显大城市风范,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下飞机看到湛蓝的天空、宽阔的马路,到处都是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然而那时候城市生活配套还不到位,很多地方仍保留着县城面貌。红荔路建了半边,另半边还是山坡。单位办公是一座小三层楼,住在后面的一层铁皮房,买日用品要从振华路走到深南大道边上的兴华宾馆那边去。

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既来之则安之,下定决心要在这座城市生活下去,不能灰溜溜地回去。早期在深圳,我们是一边做项目一边组建设计室,一边买设备一边搬办公室。在学校学习时是手绘设计图,而工作后发现深圳全是CAD电脑制图,所以我们还得重新学习。那时候经常工作到夜里3点,第二天早上7点就起来了,工作强度很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长得很快。

我到单位时,建科所刚完成重组不久,我被安排组建设计室,一旦有点信息就投标做方案。我记得做的第一个项目只是一个农民房。

建筑行业大多是讲究经验多寡、论资排辈的,但深圳这座城市的包容和活力,给予了年轻人很多机会。我刚毕业那会儿很年轻,却能得到给位于保税区的一个7万平方米的中外合资仓储城做设计负责人的机会,虽然这个项目在后来的建设环节中烂尾了,但我也通过完成整套设计图纸得到很大锻炼,这在内地传统老城市里是难以想象的。

那时当然有个别不满的声音,但班子干部和员工足够团结,明白此时若纠结于待遇、利益问题,就会把黄金发展时期耽搁了

顺利完成体制改革

2003年至2006年间是房地产的低谷时期,但我们仍然做了不少房地产项目,南山立交桥边上的金麒麟花园、龙岗中心城的新亚洲花园(即现在的龙岗公园大地一期)都是我们设计的。我们靠着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一点一点地赢得客户信任,逐步建立起建科所的口碑。

就在路子似乎越走越顺时,又一件突发的事情促使我停下来、整顿战略。2004年我收到一个员工的匿名举报,说我们一个科室在边坡监测中有数据不实,结果经查属实,我们第一时间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把两名责任员工撤职,马上和甲方沟通澄清事实,并立即做现场监测以保安全。

然而这件事情没有就此翻篇,我们还进行了探讨,事故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建科所过去要吃饭,就得向市场靠拢,因此采用承包制造成部门割据,从而过于趋利,想要快、要成本低,就会剑走偏锋。

利用这个契机,我们开始统一员工思想和认识,停止部门承包,全面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聘请外部公司作管理变革咨询。

建科院还是事业单位的时候就以企业化的理念作流程变革,因此当2006年市政府下发一个关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文件时,建科院已经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走得比较平稳。

事实上早在大半年前,市政府已传达科研单位转制的意见,还承诺有相关政策优惠,我们都盼着能早日实行,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改成。后来所有经济改革程度深化,事业单位都面临着转制,而我们的优惠条件都没有了,那时当然有个别不满的声音,但班子干部和员工足够团结,明白此时若纠结于待遇、利益问题,就会把黄金发展时期耽搁了,于是大家继续埋头苦干。

转企后,建科院随着总院转变为国有独资控股的公司制企业。建科院更名为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并于2013年由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公司,成为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建大楼西面的太阳能,在当时是国内第一个太阳能玻璃幕墙工程案例。在地下室使用光导管,使得首层收集到的光线通过反复折射到达地下停车场时,足够在白天达到照明效果。最关键体现共享平等的价值观,打开围墙,市民可自由到达大堂

确定绿色建筑发展方向

2001年我刚接任建科所时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确定了具有突破口意义的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发展方向。

那个时候我和经贸局、建设局的领导一起去美国学习绿色建筑,我院成为了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第一个中国成员。当第一次从国外专家口中得知绿色建筑这个词,我冥冥中觉得会比建筑节能更先进。那时去学习也没看出门道,仅留存一些工地、实验、小办公楼做了节能、节水、节材技术措施的片段印象,但绿色建筑的理念吸引了我。

前任老所长有未竟心愿,他一直想建一栋建科大楼,并且要从设计院的下属单位成为独立的研究单位,同时还要拥有独立的设计资质。当时我们没经费也没经验,却想做研究。要做到全国最好,绿色建筑就是建筑行业的新发展方向。老牌单位在这点上与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我们有很大可能异军突起。因此既是国家未来的方向,还是能与南方气候特点相关的新领域,那就是建筑节能了。现在回想,当时的我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才能定下这个高目标。

2000年开始聚焦建筑节能,2002年开始我决定要潜心研究绿色建筑。此后得到了当时科技局局长王学为的支持,我们获得全国第一个市级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后来我们还得到了经贸局的支持,做节能检测评价中心。

设计建科院大楼花了8个月

建科院原来的办公楼是振华路设计大厦那栋三层建筑,由于政府回收赔偿用地,在西丽给我们划了一块地,但那是一片荔枝林、一个大山坡,被当地村民建楼给占了。后来规划局把我们换到梅林,建科院现在所在地。当把建科院大楼当做研究载体后,我们将能想到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运行管理、室内环境、健康保证等都拿到楼里试验。

绿色建筑的概念在当时刚刚引进国内,它的理念遭受了业界误会,很多人认为节能、环保、绿色是昂贵的、高成本的,为了证明绿色建筑可以是低成本、低耗能且能快速复制的,在不能抵押、不能销售,启动资金只有800万时,计划建一栋预算近8000万的自用大楼,被不少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

实际建设中,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是设计阶段,只有设计做好了,才能在投入使用中减少75%至80%的资源消耗。由于绿色建筑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在设计阶段就让研究员和建筑师共同参与,先向院内员工征集,再向社会招标,一轮一轮地做方案。最后不采用现在流行的工作坊形式,而是请国外专家、行业同仁来评审,一遍遍优化、完善。最终从设计开始到出图大概花去8个月时间。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率先引进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现在的叫法是虚拟建造、大数据设计,把设计飞机的气流模拟用在建筑上,将这个地方的风、光、噪音等用模拟软件计算指导设计,探索精细化之路。后来按照这套模拟计算结果,实际使用效果和模拟数值非常接近,有的甚至比预判的还好。

创新之举让大楼成“绿色”范本

建设这座大楼时,我们有很多创新之举。大楼西面的太阳能玻璃幕墙,在当时是国内第一个太阳能玻璃幕墙工程案例;在地下室使用光导管,使得首层收集到的光线通过反复折射到达地下停车场时,足够在白天达到照明效果。最关键体现共享平等的价值观,打开围墙,市民可自由到达大堂。

建设当中我们还遇到了很多特别复杂的新技术,碰到各种情况。比如中旋窗,它不同于一般的窗户,能够调节角度使得上下送风不一样。但当时不断测试都会在屋外下雨时往屋里漏水,折腾了三个月工期,经测试工程师和厂家共同努力才把问题解决。

2006年开始动工,到2009年落成,时至今天,建科院的42项绿色集成技术还在发挥作用。比如太阳能发电板还能持续运行,每年的发电量占建科院年耗电量的5%至8%。通过实践我们形成了一套共享设计方法论,也形成一系列产品体系,后来我们搬进来使用时还编制了一整套绿色运营管理手册。

建科院大楼后来被评为国家绿色三星级建筑,曾获得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2014年亚太地区绿色建筑先锋奖等诸多殊荣。尤其是最后一个奖项意义非凡,目前全球仅9座建筑获此嘉奖,而深圳建科院是中国内地唯一一个。

目前,深圳已建成的绿色建筑将近两千万平方米,万科、招商的总部大楼都是绿色建筑当中的范例。绿色建筑如今在深圳已形成规模化态势,深圳也是第一个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强行推广绿色建筑的城市。2012年,九大部委发布一个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文件,此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行绿色建筑。

温馨提示

绿色、生态、低碳是除了英语和IT之外的第三个世界语言,当深圳这座城市在从事低碳生态战略时,会改写经济型城市的土豪形象,而以绿色文化从容走向国际化舞台。

叶青

1967年10月生于浙江杭州,1993年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系,现任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1993年始在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建科院前身)就业,先后担任设计师、室主任、所长、院长、董事长,23年见证了建科院的体制重组改革。十余载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研究领域的探索,叶青成为行业翘楚,并带领团队打造了深圳第一栋绿色建筑——建科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