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燕尾洲公园为啥能获世界建筑节最佳景观奖?

时间:2015-11-11 14:14来源: 作者: 点击:

燕尾洲公园

有报道称,燕尾洲公园夺得今年世界建筑节最佳景观奖的消息沸腾了不少金华人的朋友圈。这个奖项的份量相当于建筑界内的“奥斯卡”奖,金华燕尾洲公园从世界各地申报该奖的7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是今年中国唯一获得这一大奖的项目。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奖项之一,世界建筑节WAF每年吸引来自全世界超过60个国家、2000多名建筑设计师前来参会。今年WAF收到了来自47个国家的700多份作品。我市燕尾洲公园在来自法国,加拿大,台湾,香港等地区提交的8个入围项目中夺得最佳景观类的头魁。

位于市中心三江口的燕尾洲公园,是很多人爱去的地方。不过你可能并不知道这个刚刚获得国际大奖的美丽公园是由金华人自己设计的;而它获奖背后的原因,远远不止是因为它的美丽景观。

金华人设计的最美公园

如果在空中往下俯瞰,燕尾洲洲头原生湿地与中国婺剧院在同一个中轴线上。洲头两翼一边是义乌江,一边是武义江,是市区城市空间中一片难得的清新绿洲。清晨或黄昏,水草摇曳,忽地在阳光中腾起一群水鸟,荡起涟漪的水面——在这片天然的生态聚落区域,这样的美丽画面经常出现。

几年前,这里要建公园的消息传开,让原市规划局局长、现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余秋荣充满压力:如何才能在这么美的地方、这么好的地段建一个不让大家失望的公园?

在连续推翻了几个方案之后,余秋荣找到了金华人俞孔坚。这位来自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的建筑师是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大学教授,领衔创立了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世博会后滩公园等建筑佳作就出自他手。

俞孔坚对燕尾洲公园有着特殊的依恋,他想恢复童年记忆里家乡河流的景象,在城市快速发展中保护这里的原生态环境,设计一个对土地有生态敏感的空间。于是,燕尾洲公园景观设计成了俞孔坚在家乡的第一个作品。

“对待自然的水系统、河道、湿地系统,我们要做最小的干预,让其回到它的自然状态。如果有了它的自然存在,我们就要善待它,最小的干预,还我江河自然的美。”俞孔坚的生态设计理念和余秋荣一拍即合。但如何结合燕尾洲的实际落地,其设计方案讨论了几十轮,经过了大半年的修改与磨合,才终于定稿。

根据设计方案,市建设部门、施工单位等进行了精益求精的高质量施工,保证了设计方案的严格落地。

这是一个美丽的生态“海绵”公园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俞宏前这样介绍燕尾洲公园的设计:

从金华富有历史和文化意味的“板凳龙”传统舞龙习俗中获得灵感,设计了一条富有动感、与洪水相适应的步行桥,将被河流分割的两岸城市联接在一起,并使河漫滩成富有弹性的可使用景观,形成了最富有诗意的景观,将断裂的文脉联接起来,强化了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了景观的文化弹性。

根据设计方案,燕尾洲公园有三个功能分区,燕尾洲头———湿地保育区,这是公园最原生态的部分,在建设中采用最小干预的策略,禁止游人进入,为水鸟们保证了一片安全自由的空间。燕尾洲中心———休闲活动区、人工湖,也就是中国婺剧院的所在区域。以及沿江两岸———中心水景区,这里的人工湿地带、有层次丰富、变化多样的水生植物是燕尾洲公园的重要景观节点。

“在设计中,我们尽可能保留原来的植被和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生物食物链,以提高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使其形成健康的、能够自我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公园不只是为人们休闲建造的地方,也是为环境而建。”俞宏前介绍,燕尾洲公园没有造防洪堤,而是采用台地风格的堤坝,具有天然的蓄水能力。汛期来临,公园可以蓄纳30万立方米的洪水,人们仍可以在桥上行走,而洪水带来的淤泥还可为湿地植被带来;而在干旱时,公园土地所储备的水能够涵养植被,让它们不缺水。可以说,燕尾洲是一个超前的生态“海绵”公园。

“燕尾洲公园获得世界建筑节最佳景观奖,远远不只是因为它的好看,还因为它的‘好用’,因为它的生态理念和文化内涵。”余秋荣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燕尾洲的设计理念是与之相契合的。

回忆起公园建设的过程,余秋荣笑言,刚开始时老百姓们还感到不解,公园里为啥要种金华乡下随处可见的本地野草、树木?现在大家慢慢都接受了公园的生态理念。

正如俞孔坚写的:这既是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也是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