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城市设计中的加减乘除

时间:2015-11-11 01:14来源: 作者: 点击:

城市犹如一个生命体,有增长期,就会有衰落期。当前,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近年来城市规划方面的讨论主要关注于大都市的扩张,但城市收缩现象正在全球,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蔓延。

在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一线城市在追求大高快的成长背后,城市高密度化开发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缺乏,大都市提前进入人口、交通饱和状态,而其他城市正逐渐显露出收缩甚至空心化的趋势.....

世界前沿建筑论坛自举办7届以来首次以城市为主题,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探讨如何更好地建设绿色可持续性的城市,如何向现有的土地存量空间要效益,由“增量扩展”向“存量优化”发展模式转型 , 如何用好大数据做出对城市有价值的设计。藉由第八届世界前沿建筑论坛之机,中国房地产报设计中国栏目组邀请了来自城市开发、规划、建筑设计不同领域的城市建设者进行了深入的对话,是以窥见未来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流变。

计昆: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城市运营部技术总监

彭剑波:清华同衡规划院城市发展策划研究所副所长

陈凌:维思平建筑设计主设计师、董事

张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冬奥申委工程规划技术部负责人

Q:您最近在关注哪些城市或者建筑方面的议题?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计昆:最近房地产市场有很大的变化,这本身是由经济周期决定的。面对市场的变化,很多的房地产企业都在转型,中信地产也不例外。中信现在不断地向城市运营的方向进行转变和探索。现在的城市发展,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新城扩张;二是城市更新。旧城改造的过程,也是城市翻新与再生的过程。在城市中,很多具有长久历史的街区已经失去了它本身应该具有的基本功能。在城市建筑发展的“黄金时期”,利用城市增量满足人们需求的时代已经过去。旧有的城市再生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改造的过程中,原住民和新资本之间的矛盾、传统街区改造与新的生活方式之间的“置换效应”越来越突出,如何处理置换过程中带来的城市空心化、历史的文化传承问题,是城市设计者即将面临的新挑战。

在此过程中,与商业运作以及市场化相结合,把历史与文脉贯穿到市场化运作当中,应该是一种好的方法,因此,我们希望尽自己的努力对历史的文脉能够有所尊重和保留。

彭剑波: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中,我们过多的关注城市发展,而造成了乡村一度地出现空心化。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概念的提出,城市开发逐步地以新城新区、新园区为代表,城市建设也逐步从传统大规模、粗放式的新城开发中脱离,由原来的土地财政推动的增量发展逐步地转化为城市品质的提升。目前从城市发展角度看待当下中国发展的议题,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的转变:首先,城市规划由增量向存量转型;其次,城市建设从追求数量、速度转变为质量提升。最后,在未来的城乡发展、城乡营造的大环境下,乡村建设将与城市的发展同等重要。

在设计者越来越关注城市存量和减量化的时代,存量建设成为热点是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国家导向;2.很多城市新城新区的一些非健康发展;3.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新城新区的发展越来越乏力。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我们的存量规划越来越强调从有限的土地、资源、资金向“有力”的方向进行转型。体现为有力的解决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存量用地的经济价值,并且有力地协调多方利益,这是当下城市发展中,规划以及设计师应该关注的首要问题。

陈凌:城市是人类生活的居所,它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家庭都息息相关。我认为,城市发展的高密度现状只是一种假象,而事实正好相反。城市的核心意义是把人口进行集聚,从当下城市发展的现状来看,城市并没有集聚而是逐步地向城市外围扩张。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密度不够”,虽然城市地理上的空间在不断扩大,交通体系也在不断地发展,但交通体系并没有真正发挥链接城市两个地理空间的作用,从而造成相应的城市形态、配套设施失去了使用主体,高层建筑也应运而生。现在的城市尺度也超出了使用者的正常范围,没有良好的步行街道体系作为线连接城市的独立体块,城市因此是作为一个单独的点而存在。

未来如何把城市营造成一座美丽的、宜居的、存在合理密度的、具有适当形态以及更人性化尺度的空间形态是设计者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能够让居住者舒适地在城市中生活,才是中国未来城市形态发展的方向。而解决现有城市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城市集聚才是出路。

张利:“柔性的可持续性”是我一直关注的话题。即用非技术的方法向可持续性城市转移,让建筑更长久地发挥作用。换言之,通过建筑本身的营造促使文化和社区的融入,这本身就是建筑最本质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从建筑界面角度,我最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是——建筑界面与人身体的关系。因为从现代建筑出现以后,我们过多地把建筑作为一种视觉审美的对象。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传统建筑的意义是传递信息与感情的一种媒介,通过身体传递触觉、视觉、嗅觉等真实感受的营造与建成空间,这一点在中国园林中体现的最为突出。只是城市发展到现代之后,视觉逐渐地占据了建筑信息的主导。我觉得21世纪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取向就是“柔性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需要重新把建筑和建成空间看成是对人身体的一种重视,传递更多的感觉信息来平衡视觉的单方面主导。

Q:您如何看待当今的城市规划?城市达到一定密度后,应该如何发展?未来城市发展的突破口和趋势是什么?

计昆:中国的城市发展体系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很多新技术产生的当下,城市规划会变得更加科学化。从城市运营商角度,我们希望未来中国城市的规划系统可以更加开放、透明、灵活的同时增加更多的参与性。

北京建外CBD核心区是北京城市开发强度和密度比较极致的地区。由此推而广之,很多老城区人口的拥挤和土地的高效利用问题,随之带来了很多城市病的产生。其实在城市发展方面,设计师、规划师、房地产运营商都在进行不同的尝试。当城市密度达到极致时,城市功能外溢,进行城市扩张可能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但是,城市密度和开发强度不可能无限扩张,因为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太多会造成居住者的各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生活品质下降。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建筑设计,我们创造的都是一种可以承载居住者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容器。我个人觉得通过有机疏散的方法疏散城市的某些功可能是个好办法。

彭剑波: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正处于转型期,表现为几个方面的转变:1.由过去的物质空间规划为核心向更加综合性的规划转型,强调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的综合考量和规划;2.城市规划在技术手段上的转型。当下科技的发展,比如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的出现,对我们的规划设计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下我们应该思考,在城市规划方面,如何与新技术相结合,如何通过城市规划手段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事情;3.在规划模式上,从精英规划(规划师、主管规划的领导、业主、专家等等)向众智规划、众筹规划转变;4.设计服务从方案服务转向贯穿城市运营、管理的始终的全过程服务。这促使城市规划师不断地在设计中更多的融入经济学、社会学思维。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随着人口增长与功能的集聚,城市密度的增长是必然事件。但城市达到一定密度后,如何处理它与城市居住者的生活舒适性、出行便利性之间的关系,城市运行效率如何呈现密而舒适的恰当尺度,是城市规划、设计师应该处理的问题。我们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认为城市密度高的区域就会出现交通拥堵。其实二者并不是因果的必然关系,而是相互影响。当下城市问题的出现可能与空间的立体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这些没有及时跟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城市达到一定密度之后,我们应该考虑精明增长、智慧运营以及高效舒适这三点问题。

城市未来的智慧化、生态化和人性化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者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这些新技术可以让城市的发展更加智慧化,我们也更加趋向于智慧城市化和城市智慧化并举的双重状态,这是城市未来将经历的过程,而最终阶段是人性化,城市病带来诸多新问题也将在未来的城市设计中引起大家对于“人性”的关注。

陈凌:现有城市中的大尺度,高密度等问题非常明显,设计师应该把城市的尺度进行相应切分。适合步行的尺度应该是城市未来研究的方向。首先我们应该用脚去真切的体验城市,了解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否满足了使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通过道路体系把地理空间变成独立的、更小的单元,从而产生更多的街道空间,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迎接未来多元化的产生。城市发展中的硬性建设很难进行现有的改变,所以预留一些城市的变化,是我们设计师应该做的事情。

张利:任何城市的规划,都是从机械的技术合理性向人与自然的合理性链接过渡的过程。但中国很多城市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城市规划设计一直采取人工建造网格的方式进行地理与空间的营造,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而自然呈现的山水网格却一直被我们忽视。从2020年冬奥会的设计初衷出发,沿着山水的脉络进行可持续的设计。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类比,我们未来的城市规划也逐步的从过去简单的技术硬件规划向更人文的自然的软件进行过渡。

城市达到一定密度后,城市如何发展其实并没有一个定论,却有两个极端的发展方向。一种是认为城市的密度没有极限,技术总是在提高一个人的单位投影面的所能够容纳的技术层面的人口数量。随之出现了超高密度,简言之就是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在10000~20000人以上。设计者在通过垂直方向解决城市诸多问题的同时,在水平方向上完全依赖城市基础设施解决。另一种则认为,城市发展的密度是有极限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城市应该出现另外一种城市形态——低密度。其实这里面有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总量和密度。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容纳的人口数量;总量指城市边界,特别是无限扩张的城市边界范围内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我个人比较支持在一个无限扩张的城市边界,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是可以无限增长的这类观点。

北京这座城市是以天安门为中心,以同心圆的形式无限制向外围扩张,这种城市的发展格局是无法满足城市需要的。未来的城市发展,可能会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形成多个集聚中心。而每个中心都是相对独立的、超高密度的混合社区。多中心之间的换乘体系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可能未来的北京将出现一系列的私家车公交换乘体系。由私家车、机动车代步的模式转向主要依靠地铁等大容量的交通工具进行转换。现在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核心是出行方式的错误。所以城市高密度出现之后,如何分配每个人在所处环境中的面积或者他们必要活动范围的落影面积尤为重要。简言之,效率越高的城市,每个人的活动面积越小,因为他们能够在很小的区域可以满足必要的生活需求,也许这才是城市发展较为理想的状态。

Q:最近Bjarke Ingels的20亿设计费方案汇报火遍朋友圈。您认为大数据、云计算给行业带来了那些根本性的变化?在做具体的项目时,设计方向或者策略上与之前相比,有哪些调整?(现代技术对于设计的影响?)

计昆:大数据与设计的关系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大数据可能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比如,数据收集、处理能力的提升,为设计者对未来趋势以及某些行为方式的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大数据可以在城市规划中有效地使用,那么这可能对我们未来推导结论的正确性有很大帮助。传统的设计中,“建筑是艺术”“建筑师是艺术家”。从某种意义上,建筑不仅仅是艺术。当今的城市建设,对设计师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也不会因为建筑的复杂和变化程度太多而裹足不前。新技术的进入,也推动了建筑向更为复杂的方向、更有趣的空间发展。

彭剑波:其实大数据一直存在,而现在的大数据时代是指我们对它的关注程度以及产业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数据对于设计行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资料获取更加丰富,形成了更大的资料库,数据源被更加放大;2.工作方法的创新。设计者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的一些方法,更好地研究城市,促成城市设计形成方案具有数据的有力支撑;3.通过大数据研究一些新的城市规划产品;4.为设计者了解城市现状、预测未来提供了良好的工具。设计者根据已有的大数据,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城市发展的前世今生。比如我们清华规划院和北京市西城区规划管理信息中心联合成立的北京西城—清华同衡城市数据联合实验室,这是一个开放的数据平台,通过发现北京城市发展中的一些“真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我们提供一套新的工作方法,同时对我们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

陈凌:从宏观的角度看互联网的发展,它为居住者远距离的交流、购物提供了一些便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城市空间形态可以失去自身的功能。而恰恰相反,互联网经济可能是适合传统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的产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条件与机会。但从中观的角度分析互联网对设计行业的影响,需要我们一分为二地看待。注意把握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倾向,清楚地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到底需要什么,在正视和面对新科技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地看待新科技的到来。所以互联网不应该是我们远离城市,失去行走在城市中权利的工具。

张利:大数据为设计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关键词搜索”是很大的便利之一。相比于单纯地从浏览图书中发现当下相关的案例信息,大数据可以更加丰富和多元地为我们寻找解决方案。它是人面对面交流很好的一种补充方式,这在具体的项目上也有所体现。比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在2020年冬奥会的设计方向上强调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向: 第一,整个社会资源更公平分配的可持续性。如何让人口不再单纯地向一线城市移动的关键点是我们要把机会相对均等的分配到各个城市,创造一个舒适平等的机会让人们可以在其他城市安居乐业。第二,资源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减少人在空间上不必要的物理移动。第三,对年轻人进行教育、知识上的可持续性培养。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在设计方向有所改变的具体体现。

Q:在静止传统的过去与多变未知的未来之间,设计师应如何构建自身在城市中的角色?

计昆:房地产行业从高潮历程发展过来之后,很多设计企业同样面临设计市场范围种种未知的变化。而地产对经济政策、发展形势以及开发区位的依赖要远远超过其他的因素。区位是首要的影响因素。在地产设计师中,绝大多数设计师已经开始从设计向设计管理转型。对于地产设计师来说,需要管好四件事情:1.设计质量要满足开发者和使用者的要求;2.要保证设计进度满足开发的要求;3.开发阶段的设计成本不能超过一定的底线;4.保证管理和设计有一个良好的设计委托。所以未来设计行业的变化会非常巨大,地产设计师的设计管理性要不断地加强,技术层面也面临专业化和多元化发展的问题。我们要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

设计师在话语权方面也会慢慢的有所变化和发展。自身的角色也会得到加强,城市规划和设计企业从用图纸说话的角色,可能会慢慢地发展到影响设计决策。我相信设计师会在整个设计和发展的过程中会更加地逐步专业化,这主要是通过市场的手段去实现。

彭剑波:随着中国经济“新引擎”的开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新时代正式拉开序幕。而面对市场大背景的不断变化,未来,设计行业如何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双创”背景下设计企业应该如何转型?这些都是设计行业当下的“新热点”。我认为,设计产业应该把纵向一体化与横向集群化相结合,设计师的社会角色也必然会发生转型。从一个单纯、单一的设计师角色向多方利益的协调者、公共利益的协调者,公共意见的表达者的多重角色进行转型。在这个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陈凌: 城市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空间,城市建设需要更多真正的建筑师对空间进行重塑与组合。如何把我们的城市真正建设得更有活力,这是设计师需要思考和实践的事情。在日常的生活中寻找设计灵感,回归城市,研究居住者生活中真切关系到的生活问题,关注城市发展的基本形态,才能解决城市中的“真”问题,从而进一步地解救乡村。

张利:建筑师与其他城市决策者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对于在自然环境中建造人工环境的事情具有敏感性,其中重要的因素是“识别度”。建筑师的内心非常反对城市“千城一面”现象的出现。但从某种意义上,建筑师很难真正地影响决策,但是我们可以依靠与更多人的交流获得自己的话语权,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策略。在项目设计逐步放缓的新常态下,设计师也开始以 “可持续性的、长远的”建设为出发点,给予项目更加充足的时间。从而促进我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把控项目的质量和细节提升,这是比较值得高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