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民国建筑,保下来还要用起来

时间:2015-10-17 09:05来源: 作者: 点击:

民国建筑,保下来还要用起来

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的原南京肉联厂(天环集团),民国时是全国最大的食品加工厂,下关滨江商务区启动开发后,肉联厂地块交由中冶集团整体开发。14日,地块上的和记洋行老楼修缮完毕,肉联厂三栋庞大的冷库也作为工业遗址保存,拟建为商贸综合体。

至此,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下关重要的近现代建筑修缮告一段落。不仅如此,这些凝集历史记忆的建筑遗存,还全部派上用场,建博物馆,辟遗址公园,引进地区总部……堪称南京民国建筑保护利用的“试验场”。

遗址公园,追忆南京“鲁尔区”

8月14日,150米高的下关大烟囱爆破拆除,许多老南京颇感惋惜。下关滨江建设指挥部工程部部长蔡祖山介绍,烟囱拆除确有消除安全隐患和地块整体开发的考虑,但下关电厂另一处重要的工业遗存——“老码头”,已被辟为“民国首都电厂遗址公园”,老旧的发电机器、传送带一新,连同运煤码头演示发电作业流程等布展陈列,游人还可现场体验脚踩发电。

最早的官办电厂,最大的买办工厂(和记洋行),最长的铁路轮渡栈桥……百年商埠下关是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堪称南京的“鲁尔区”,留下了大片工业遗存,下关电厂曾经“照亮”南京百年。“过去提到保护,我们只想到近现代建筑,其实工业遗存不仅包含丰富历史信息,还展示工业文明成果,演绎工业化中的城市变迁。”下关滨江商务区综合处蔡健说。

为此下关在历史建筑梳理中,把工业遗存作为重要板块予以保护。铁路西站连同轮渡码头早已停用,如今百米长的铁路轮渡栈桥旧址建成公园。铁路西站将建成博物馆,列车掉头转轨的“灯泡线”也将原址保留。而中冶开发肉联厂地块的前置条件,就是保护修缮庞大的冷库并加以利用。

修旧如旧,并不是“原封不动”

老下关拆迁改造中,原来的棚户包括多层楼房,几乎荡涤一空,但21处历史建筑(遗址)全部悉心保留。老建筑最长已近百年,由于年代久远,有的已老旧不堪,几成危房。保护修缮中,下关滨江的原则是既要保护历史原真,又满足开发利用。

红墙蓝瓦、小尖顶、布局呈奇特的W型……下关电厂的小红楼原为厂长办公楼,维修后和下关码头形成滨江示范段的入口景观。像小红楼这样现存较好的,还有和记洋行、招商局老楼、扬子饭店等民国建筑,进行加固和原样维修。记者看到,和记洋行立面特有的“水洗石”墙面,按照旧工艺修旧如旧,但老楼内梁柱全部加固,承重墙加厚一倍,消防、管线重新排布。“旧瓶装新酒”,在不影响建筑外观、结构的前提下,这些老建筑“填充”了现代使用功能。

引起争议的,是“动作较大”的建筑维修。江边砖木结构的民国海军医院,第三次文物普查才选定,维修时揭顶一看,砖墙、构件已经朽烂得不成样子,被迫实施落架大修,除了梁架和结构,其余全换了。邮政局大楼青铜穹窿顶,由于铜锈变成青绿色,现在漆成绿色。南京港候船厅门前的立柱则由暗黄漆成大红。

主持下关民国建筑保护修缮的东南大学专家解释说,修旧如旧,当然要尽量采用旧材料、旧工艺,但师古不是泥古,在尽量保留建筑历史价值和信息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创新,大红、绿色都是民国建筑的元素,刷新后更美观了,“我们家里的老物件都可以抹抹油、出出新,老建筑为何不能?”

开发利用,让宝贝“活”起来

拂去尘埃,民国建筑都是宝。专家认为,光是保护修缮,“供奉”起来还不够,只有开发利用,引人气、派用场,不仅利于建筑本体的保护,还能放大历史价值。下关利用整个滨江开发区拆迁腾空的机会,创新花样繁多的开发利用途径,让民国建筑(工业遗址)“活”起来。

历史建筑(遗址)变身文博场馆、公共配套,就能让更多的人走近和观摩。下关除了老码头、轮渡栈桥变成遗址公园外,原南京港候船厅变身下关展览馆,展示下关开埠百年的历史风云。民国海军医院南楼将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北楼辟为咖啡馆,凭栏可望大桥、长江、惠民河(老江口)一体的江桥风光。

老建筑开发利用,还需借助市场力量。大马路拥有中国交通银行旧址、邮政局大楼等“重量级”民国建筑,民国时就很热闹,管委会将引导大楼业主开发“民国风情一条街”。位于江边路的招商局老楼,租给深业地产作为其华东地区总部,滨江引来商务巨头,企业也觉得很有“面子”。扬子饭店、和记洋行拟租给区安居集团,经营快捷酒店。

“老建筑、老遗址,不仅沉淀下关百年历史,还是滨江商贸区未来的重要板块。”下关滨江开发指挥部负责人介绍,从中山码头往北到长江大桥,民国建筑(遗址)串点成旅游线路,新开发的商务楼宇都要退让,让历史遗存和现代文明在下关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