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周平:以对话的方式思考建筑和器物

时间:2015-09-21 16:57来源: 作者: 点击:

青山周平

关于青山周平

出生于日本广岛县,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环境设计硕士,现任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

现场实录:

Q:从2005年来到中国,算下来现在有十年了。当时是什么契机来到中国?

青山周平:学生时代有有一年多的时间在欧洲留学,后来回到东京,当时有考虑过要么在欧洲找工作,要么在东京。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朋友在工作,他的事务所正好在招实习生。当时是2005年,正是奥运会之前。北京的鸟巢、CCTV、国家大剧院等,很多建筑正在修建。那时我作为学生常常看到这些报道,并一直关注中国现代建筑的变化,包括中国社会的变化。我对这些很感兴趣。而且当时的实习机会,他们提供机票和食宿,基本上不用花钱就可以在北京生活。起初只考虑呆几个月,现在一呆就是十年。

Q :来中国之前,在日本做什么?

青山周平:在日本,我的大多数时间是学习。本科三年级结束后休学一年去旅行,做了一年背包客。当时从大阪到,坐船要50个小时,这个船是最便宜的交通。从上海出发,沿着丝绸之路,到,,尼泊尔,印度,吧唧苏滩,然后往中东,非洲,又从摩洛哥到欧洲,从俄罗斯回到北京,在上海坐着船原路返回大阪。这个行程下来正好是一年。

Q:来到中国以后,你觉得中国住宅与日本住宅最大的差异有哪些?

青山周平:最大的不一样的地方,在日本,个人住宅比较多,也有跟中国一样有那种高楼的,但是有很多人住在自己的房子,买自己的地,盖自己的房子。这时候他们根据自己的家庭生活需求来拟定自己的房子的格式。在中国,很少有这种私人的房子可以由自己规划格局,都是开发商、政府大量提供的房子,很多户型是比较统一。

Q:为什么喜欢中国胡同?

青山周平: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也住在普通的公寓两三年的时间,那时刚来中国不懂中文,也不知道电费、电话费怎么交。所以我不能一下子就开始那种胡同生活。两三年后开始习惯北京生活,便开始这种胡同生活,我住了7年的胡同。为什么我喜欢,我最近也一直考虑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住在公寓里的时候,隔壁的小孩子玩的声音,或者做菜的味道,我会感觉讨厌,因为隔壁的生活打扰到我的生活。但是我现在住在胡同里,我家邻居和我年纪差不多,有两个小孩子,我们共用一个院子,他们的生活每次都会和我的生活有交集,但是我不认为这是打扰,他们的小孩子经常来我们家,突然进来,早上还在睡觉他们玩,油烟直接进到我的房间,我反而觉得特别好,这是比较大的区别。我家旁边有一棵树,让人很舒服。其实很多人的生活是折叠的。生活应该有这种互动、交流或者是重叠。而很多新的住宅,把原来应该重叠的空间,通过门墙完全分隔。胡同让人舒服。

Q:你最新的改造项目,改造南锣鼓巷胡同里的一户人家,电视节目播出后受到广泛关注。这个住宅在改造之前的情况是怎样的?

青山周平:我这次改造的是两个家庭,三个房子。胖大婶家大概35㎡,小屋原来是仓库,3.1㎡,大概是这样。

Q:过程中遇到过阻碍吗?

青山周平:很多。因为是老房子,设计之前基本上看不到原貌,堆了好多东西,我看不到原貌,墙壁的材料、厚度。只能大概感觉,就开始设计。施工第一天,把胖大婶家的东西都搬出去,搬完后才知道原貌。慢慢就看到房子本身的结构,这时候的感觉,跟开始时是很不一样的。设计的很多部分是在施工开始后进行,很多事情天天发生。很重要的部分都是在工地完成的。跟其他的项目有区别。

Q:那么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以对话的方式思考建筑和器物”,青山,这个“对话”指的是什么?

青山周平:我们设计之前,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对话”。开始之前,我会看房子周围的环境,根据房子的环境来考察。另外一种,就是我们设计过程中的团队讨论,希望得到很好的方案。两三个人交流讨论会得到新的想法。

Q:工作或是出门,你的背包里面有哪些物品是必定要随身携带的?

青山周平:一个测量仪,这个是我平时都放在包里的东西,可以量距离。这是建筑师需要的工具。测量事物的距离,高度,我每天都带这个。

Q:如果让你为日本的同胞推荐几样中国的日常用品,你会推荐什么?

青山周平:我很喜欢电动车,因为快。还有凉菜、火锅。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