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9-02 21:19来源: 作者: 点击:次
直辖18年,小城镇的发展有目共睹。市城乡建委主任程志毅说:“在传承创新中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是市城乡建委长期以来秉承的宗旨。”
把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推进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市作为政策的落脚点,尊重农民首创精神,激发农民创新活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城镇发展规划编制、公共事务决策、集体土地开发利用、城乡社区管理等,使小城镇建设成为参与式、分享式、包容式发展的过程。
18年积淀,如今重庆小城镇正在抒写新篇章,点面结合、人城相辅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为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添光增彩。
点与面 集群化发展幸福生活全面开花
中央提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目的是加速我国小城镇建设,加快城乡二元化不合理格局的改造,推进城镇现代化的进程。
重庆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特别是在实现城乡统筹方面,迫在眉睫。小城镇是我市“主城—区县—小城镇”三级城镇化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样也是最基础的环节。
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全市共有街道206个、镇610个、乡207个(其中14个民族乡)、行政村8318个。其中全国重点镇89个,占全市建制镇总数的14.6%;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8个,约占全国总数的1/11;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7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63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28个;市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各10个;市级中心镇111个。
特色小镇数量不断攀升,人们的幸福指数是否也跟进?事实胜于雄辩。
近期,江津区珞璜镇将有一家外资企业入驻,珞璜已经成功转型为最具投资价值的小城镇。在镇上做餐饮生意的王小利感触颇深:“自从镇上的产业越来越多,人气一下子旺了起来,我们荷包也鼓起来了。以前我和老婆一个在后厨、一个在前面接待就够了,现在根本忙不过来,我还得再招几个大厨和服务员。”
与以往的各自为政不同,近年来,我市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按照“缺什么建什么”原则,推进“561”工程建设,集中打造市级中心镇。
据统计,我市现已建成综合性市民健身活动广场122个、绕镇公路(过境道路改道)92条、水质达标的自来水厂(站)121个、污水无害化处理系统100个、垃圾无害化收运处理系统113个、镇级卫生服务体系115个、福利院或敬老院121所、公共文化活动中心117个、农产品交易市场114个、品牌连锁超市123个、汽车客运站95个,完成特色商业街138条。
基础打牢后,小城镇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加畅通,以中心镇辐射周边的做法得到了认可。
根据调研,1个中心镇可辐射带动周边5—10个小城镇发展,形成以中心镇为核心的小城镇集群。经过多年建设,我市市级中心镇许多已具备区域副中心的规模,辐射带动了周边约500个小城镇,并形成小城镇集群,使中心镇与其他小城镇之间、中心镇之间、小城镇集群之间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关联、良性互动。
产与城 精细化打破产城融合难点
业内人士认为,有产业做支撑,才能聚拢人气,助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市小城镇的发展在产城融合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这离不开对特色产业的深刻认识和深入落实。巴南区东温泉镇凭借全球罕有的热洞打造国际温泉理疗高端聚集区,围绕锡滩半岛打造中华风情温泉小镇;九龙坡区白市驿镇以“精品、生态、休闲”为理念,大力发展花果、农产品加工、生态休闲三大产业;大足区龙水镇立足自身五金产业优势,瞄准为主城汽摩大产业配套机遇……
“这些和紫薇是今年年初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重庆特丹凯圣产业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集中栽植的,旨在打造雪玉山生态农业观光园。”丰都县武平镇镇长李兴才说,自今年初以来,武平镇的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场镇改造、旅游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互为助力,发展势头喜人。
特色产业带动区域发展已成为毋庸置疑的一条好路子。那么,如何界定特色?
五大功能区域的划分给出了指引:市城乡建委从小城镇的资源特性、利用方式和区域性职能分工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明确各自小城镇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从全市范围看,将小城镇归纳为工矿类、文化教育类、物流商贸类、历史文化类、景观旅游类等几种类型,并通过规划予以引导和管控。通过明确分类使各小城镇产业特色得以凸显,同时也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发展。
而且,在生态、智慧、人文等元素源源不断的注入下,我市小城镇建设独具内涵,尤其是在彰显山水重庆的美丽元素,洋溢巴渝重庆的特色方面另辟蹊径。
人与城 美好家园共同筑造 小城镇人居环境提档
初夏新雨后,结构设计师徐祖德第4次来到丰都县高家镇与镇领导商榷危房改造事宜。徐祖德是市城乡建委组织的“专家进村镇”活动的一员,这些专家专门为各个区县优化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民新村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农村危房改造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2件民生实事之一。据统计,2014年全市共改造农村危房8.6万户,其中D级危房3.24万户(用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692户),年度目标任务均超额完成。
另外,在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民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的意见》的精神指导下,市城乡建委牵头推进农民新村建设,全市已累计建成1571个农民新村,其中,农民新村市级示范点200个。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农民新村市级示范点建设,示范带动其他农民新村建设,形成了“点上带动、面上推动”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