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的“器”与“道”

时间:2015-05-27 23:12来源: 作者: 点击:

BIM的“器”与“道”

杨新新 (EaBIM网首席战略官)

随着BIM技术的一浪又一浪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的企业在强调自身优势的时候,最常提到一个观点“BIM只是工具,设计、施工等业务本质不会变”。言下之意是,我们对设计/施工等业务的本质理解很透彻,只要把BIM工具用好,未来还是我们的。这种观点最大的问题在于,对BIM的理解过于工具化,BIM是甩图板后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BIM技术进步的速度和影响力将大大超过甩图板。任何重大技术革命的背后都有科学、哲学,甚至是世界观的巨大变化。不理解这背后深刻变化的本质,根本不可能利用好这样的工具。

因此笔者提出,BIM相关企业分“BIM+”和“+BIM”的流派,前者以BIM为基础/平台,后者以BIM为工具。在时代背景下,“BIM+”企业未来将有一席之地。“BIM+”以BIM为基础/平台,如益埃毕,以BIM为基础和平台,展开BIM工程咨询、BIM教育培训、BIM互联网等业务;“+BIM”以BIM为工具,如华东院、CCDI等单位,以BIM为工具,成立BIM小组或部门辅助设计院和项目。

知名BIM学者杨吉清表示:我有一个划分,就是五个阶段轮:软件为王、专业为王、管理为王、经营为王、产业为王,前面两个阶段,就是你说的+BIM,后面三个阶段,就是BIM+。所以刚开始,干“+BIM”是对的,到了后面,水到渠成,自然就是"BIM+"了。鲁班贺灵童也表示:现在有“+BIM”和“BIM+”之分,但到了后面BIM和设计、施工业务会改造融合,融为一体了。

针对杨吉清和贺灵童的看法,笔者提出“+BIM+”概念,当BIM普及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BIM和业务改造融为一体时,“BIM+”和“+BIM”的边界都越来越模糊的时候,就是“+BIM+”模式。如笔者本人曾经呆过的一个知名国企设计院,服务器上的每个项目的标准文件夹由8个增加到9个,多了一个专门的BIM文件夹,BIM文件夹内又含有8个子文件夹,“+BIM”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这个BIM文件夹将消失融合到前面8个文件夹,BIM作为独立第三方将消失转换为“BIM+”模式。
 

“+BIM+”可分三种,第一种从“BIM+”逐步到“+BIM”拓展,如益埃毕未来可能组建设计部承接设计业务,运用积累的优势BIM技术辅助设计工作,进行三维设计和协同设计,这样业务类型就增加了“+BIM”这块;第二种“+BIM”逐步到"BIM+"拓展,国内的一些事务所和中小型创新型设计院转型比较快,如杭州金阁设计公司目前属于“+BIM”模式,尝试运用BIM软件进行三维设计和出图等工作,计划未来两年内全员BIM,直接BIM软件进行设计和出图,到了一定的程度BIM既是工具也是平台;第三种如蓝冰设计公司,目前运用“+BIM”模式尝试用BIM软件进行三维设计,同时运用“BIM+”模式开展BIM教育培训业务,这两块业务格局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以益埃毕公司为代表的中国“BIM+”典型创业、创新企业,以BIM为基础和平台,在教育培训、互联网技术论坛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成效。益埃毕公司2015年BIM人才培训超过2000人,成为中国最大的BIM培训机构;EaBIM网自创立以来,以BIM技术为本的综合性平台深受BIM爱好者推崇,发展到第5年用户遍布中、欧、美,拥有数十万原创BIM技术帖,成为中国最大、用户粘性最强、最活跃的BIM网络平台。

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淘汰你的不是BIM,而是最终被竞争对手所淘汰。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巨头公司才十几年的历史,世界500强前10强的企业2000年到2010年换了7家,柯达公司更是在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从310亿下降到到1.45亿美元。随着BIM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观念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时候空谈“设计/施工的本质不会变”,只会让自己更加被动,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去理解BIM将给我们建筑行业带来的根本性变化,从而在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远比仅仅把它当作工具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