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12 13:22来源: 作者: 点击:次
王一粟
王一粟简介:
中国高端别墅设计师,擅长别墅、样板房、会所等设计,中国高级室内建筑师,中国高级景观设计师。
Q:您从事设计也快20年了,回首这20年走过的路,您感触最深得是什么?
一粟:是啊,20年弹指一挥间啊,很多事情就像发生在昨天,我很庆幸自己选择设计,因为我喜欢,所以我选择了。当然,既然我选择的路再艰难也要把它走下去,中国的现代设计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因为没有前车之鉴,所以整个行业就会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大家也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所以我想中国最早的一批设计师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那些曾经创作的痛苦或者施工工艺的困难,我想今后也会一直陪伴自己,任何事情都是相对存在的,存在即是合理吗,所以,我们只能去适应它。当你喜欢了,那,就是一种快乐!哈哈,那么感触最深的就是那句老话:坚持就是胜利!庆幸自己一直坚持做着自己喜欢的!
Q:那么设计对您意味着什么?
一粟:其实做了这么多年设计,每当完成一件新的作品后对我都是一个新的认识,我把它称之为“快乐的折磨”,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每一次新的出现就会让你发现更多旧的不足,会发现自己更多的缺点和不足,但这个过程也是快乐的,因为喜欢,所以每一次你会更加完善,那也就会更加少犯错误,因为我们是做空间设计的,一旦你的作品完成后就会不可逆转了,因为客户对你的信任,所以你会无形中的对客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师是生活方式的缔造者,人的生活离不开空间,而空间的功能和环境直接决定着人的生活方式。所以,设计对我来说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更多的去体会生活!我的很多客户最后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因为我的设计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因为在你的设计里,客户看到了你对设计的专心和执着。
Q:您觉得设计的过程是什么?
一粟:我觉得设计的过程是享受其中。我在做《王府养生酒店》时,把自己关在工作室整整2个月没出屋,当你全身心投入进去后,自然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在每一次设计时,都把自己置换成为体验者,这种角色的转换能让你在不同视角下不断提高着对自己的要求,当你全心全意的对待自己的每一个作品,那份坚持和投入就犹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你的这种坚持和认真客户也会体会到,他们也会给你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做设计师的最大好处是你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更多地成就了别人。所以,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Q:您是如何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的?
一粟:设计和艺术一样都来源于生活,但不同的是设计要服务于生活。设计师通过笔下的点、线、面表达出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感悟——什么是高贵,什么是优雅,什么是随意,什么是舒适,当你表达出来的时候,你定义了生活,也改变了生活。设计师的内心要时刻铭记“真”、“诚”二字,唯有如此,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才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创意的激情,“好计”就会从妙笔下“设”出来。在我十七年的设计生涯中,经历了无数的设计项目,深知一个好作品的产生尤为不易,特别是在这么一个资讯信息尤为发达的时代,要在诸多的因素中抽丝剥茧,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以人为本”而不是空间。首先要充分了解业主的要求,你要知道他对作品的期望和理解是什么;其次你要考虑在这样的期望值下,这样的空间中人怎样才能生活得自如与舒适;最后,要记住作品真正实施完工后才是开始,而后续服务才是关键,很多设计师为什么做得很辛苦,不能怪市场和客户,只能怪自己,他们往往认为项目做完就结束了,但事实上客户可能会在后续使用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时如果你能够很好的为他解决,你不但会交到一个朋友,同样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才是一种财富的累积。所以做设计不仅仅是商业,也是做人,都要真诚,把真诚反映到作品中去,通过作品去感染人,设计做好了,朋友也交到了,何乐而不为?
Q:我们在设计当中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文化,有人说这个设计好有他的文化品位在,这个设计不好是因为它太商业,文化,商业,设计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个主次之分?
一粟: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议题,很难用三言两语定出一个规则和标准。就像中国的设计师要在设计过程中多参考中国的文化要做成能代表中国的东西,但是法国的巴洛克也是某种程度上从文艺复兴时期延伸过来再经过自己的本土化,早起巴洛克时期很多的工匠都是意大利,所以文化本身是要往前走的,现在看起来是异端,过于创新,也许过了十年就变成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地方文化特色,文化最重要的事情不在于它固守的形式,而是他跟生活情感实时的贴近性,他必须是与时俱进的,我尽量对于设计文化努力地保持一种包容性。所以我们不会特别讲说今天我们在中国就要做一个中国的东西,我们讲中文,接受的一直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怎么做都不会太离谱,即使是离谱的东西也不会太离谱,因为这个时代既然接受这个离谱的东西就是一种认同。所以文化里面我所在乎的是它的包容性而不是它的批判性。
Q:现在年轻设计师有一个最苦恼的问题就是沟通方面,他的观念,他所理解的空间如何和甲方对接?这些东西是看似无法协调的,只能去选择,就像贝律铭先生所说:“我的一生最应该感谢的是我遇到了很多好的甲方”,在您的职业生涯当中,是否有一些独特的方法去处理这样的事情?
一粟:我们有很多机会遇到容易沟通的甲方,但是大部分遇到的客户是不太容易沟通的,每个设计师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结果都是很难沟通,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勤学习、多用心、让自己逐渐成为专家,如果没有成为专家、专业人士,那就不能成为客户的老师,当你成为客户的老师的时候,那就可以有资格了,你有办法让他肯定你,这不是客户的问题,是你的问题,自己还没有足够成熟,你够成熟了才会成为主体,客户是客体,一定要有主次的,要不然沟通是无法成功的。
Q:我们都知道您的《王府养生酒店》在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在您的设计中更是如鱼得水,您是怎么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的?
一粟:在全球化主导下的多元化与国际化的冲突中,设计扮演着生活创导者的角色,因此,必然赋予其承担着倡导多元文化的责任。而“中国元素和风格”的设计恰是世界多元化中的重要一元。当然,从中国视觉文化资源中挖掘现代设计可用的东西,并非只是把传统符号、图案,拿来一用了之,很多人以为中式设计就是符号设计。旧门,红柱、花窗、铺点青砖、摆设几个古董、挂些书画、门口放对石狮就是中式设计。其实,这都是对中式设计文化的符号理解,符号并不等同文化。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设计来说,是维持其继续发展的原动力。不论是它“集天下之大成”的中央集权思想,还是它“生死自然、命数由天”的百家思想,都是传统文化的汇集和凝练。今天的中国设计市场逐渐变成一个开放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环境,中国本土设计师将面临国外优秀设计团队的“抢滩登陆”但只要我们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科学合理的使用我们的文化语言,中国设计一定有力量与西方设计抗衡。当我们拿出具有中国元素与风格的当代设计作品,也才有文化自信,敢于自说创新。中国设计也只要有了自己的文化个性,才能得到西方的尊重,我们才更有底气,也才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