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3-12 02:41来源: 作者: 点击:次
1、如何理解2014年的房地产市场表现
特征:成交量萎缩,价格停滞。写字楼市场急速下坠,住宅物业下行,商业物业量增价跌。
较为吻合我们再2013年作出的判断,写字楼市场是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先行指标,而商业物业受到信贷政策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与市场本身影响,滞后反应,但衰落幅度小于住宅物业。住宅物业的下行为市场不可逆的下行。
政策环境下的市场语境解读:上半年基于政策与行业的双向约束,年初房地产市场出现直线滑落的趋势(国际金融影响也客观存在,同时08年房地产市场的阴影与97年房地产市场阴影在港人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港人对市场表现出杯弓蛇影的恐惧感),港资的带头跳水拉开了市场的下行序幕。
随着房地产市场在年中的下滑引起的综合效应,政府开始逐渐放开管控,本质上在7月市场政府已经开始出现松动,在930的政策则更为明确与确切。随后四季度进入了政策的繁荣期与宽松期。但整体市场表现一方面基于基数问题,另一方面基于购买力问题,第三方面基于市场顶点问题,四季度政策大放开的情况下,尽管市场开始回暖,但幅度相对较弱(环比调整的幅度并不大,同比也没有显现出太大的涨幅,因2013年四季度市场表现为下行特征,因此即便是同比有一定的涨幅,但基于政策环境与市场交易量,也不能判断市场出现逆转性特征),而基于供应的刚性以及新房市场的新人笑旧人无人理会的情况,存量房屋消化几乎没有起色,这完全不是市场开始逆转的特征,市场转向繁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存量房屋的可逆性(即市场一旦好转,购买者会忽略掉存量房的特征,表现出有房就买的特征)。
从总体来说,2014年市场表现并不糟糕,但联系年末的股票市场的表现来看,在市场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四季度表现出来与其叫回暖,不如叫若下跌特征,市场显然已经极其脆弱。年末存量继续上升,则表明市场随时都有休克或者中风或者感冒的特征。
2、2015年市场预判
结构性市场:
区域结构型市场:一线市场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暖流诞生的购买力,以及城市的高度稀缺性,市场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或者甚至略有回升。而一线市场的繁荣是以吸附二线市场的购买力来完成的,因此可以断定,二线市场的遭遇会大致等同于2014年,不过较2014年可能更加悲观。三四线市场则会基本脱离一二线市场的关联,沦为看客,即任何跷跷板游戏对他们都没有太大的作用。市场进入死亡的只是过程的差别而已。不过三四线市场,受到二线市场关联更大,因此三四线市场2015会表现出与二线市场强同步的特征与极致化特征。
产品结构市场:相比较而言,2015年市场产品结构的变化可能是商业物业与住宅物业的移位。即写字楼市场受到供应高峰与租赁低谷的压力,还是会表现出市场先行指标的特征。而商业物业受到供货高峰,经营压力与资金回报的压力,会加速下坠。住宅物业,因受到商业物业的下坠反而会获得一定的溢出福利,获得一定的支撑,有望相对平缓。
供应市场:受到年末存量压力,同比上升28%左右,以及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二三线开发企业,将面临空前的资金压力,现金流会急速恶化。直接倒闭者概率会大大提高,并购市场却不会因此获得太多的益处,主要因为政府还需要土地市场,因此会有很多开发企业直接倒闭的案例,而在2016年—2018年才会出现并购高峰(一方面倒闭企业的债权债务处理难度减小,另一方面降低各方期望值)。覆巢之下来形容2015年市场,应该是准确的,对于大型企业,赔本赚不了吆喝也是一种可能,大型企业销售额萎缩,但市场话语权提高,是一种大概率事件。业绩见顶,房地产行业的人才市场,将急剧恶化,人才价格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这反过来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市场的信心。
时间节奏:与2014年不同的是,今年房地产市场有可能表现为一条缓慢下滑的曲线,或者是L+W形态的震荡形态,因年周期较短,W形态可能不会完整。具体而言就是年初较为繁荣,3月底市场开始下滑,一种是缓步一直持续下滑,另一种概率是下滑到10月,信贷政策刺激,略有反弹。
存量市场:供需两方总是在龟兔赛跑的路上,2015年的悲观因素在于股市的回调一定会完成,因为股市回调波及的资金波动,悲观传导则为放弃投资,乐观传导是第二次赌博,股市抽地产市场的血是个相对确定的答案。最悲观的是股市传导悲观市场信心,那么房地产市场就显得很狼狈。而今年供应受到2013年与2014年土地市场高位高价供应的硬性约束,供应市场弹性较差,因此存量市场会继续增加。估计到年末增加1—1.5亿方的存量是个大概率事件。如这个判断成真,那么2016—2018年三年市场已经定论。
3、结束语
2014年,中国经济特征是两头猪在天空翱翔。但问题是猪终究变不成鸟,这也是2015年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应该心知肚明的事情。既然不是鸟,那么猪总会掉下来,摔下来的安全程度,取决于猪飞的高度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