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开征的扬尘排污费不是向霾宣战的终结

时间:2015-03-03 11:45来源: 作者: 点击:

3月1日起,北京在全市范围内征收施工扬尘排污费,“扬尘费”由建设单位缴纳,收费标准照弥补治理成本的原则制定,实施差别化收费政策。收费治扬尘是个好政策,但须预防其滑向另一个侧面,防止向霾宣战止步于收费治污。

北京市丰台区花乡黄土岗村的一处工地(资料图)

       3月1日起,北京市将对建设工程施工工地征收扬尘排污费,收费标准分3档,工地扬尘达优秀标准的,1.5元/公斤;达标的3元/公斤;不达标的6元/公斤。据北京市环保局数据,北京市施工工地每月每平方米排放扬尘为0.26公斤。

      北京“扬尘费”的开征,分外引人注目,并非因为该污染收费有多少创新成分,而是恰恰处于一个比较特列的时间节点:前两天,环保部长履新,前一天,柴静自费百万拍片陈述雾霾之痛的《穹顶之下》点击破亿。十面霾伏之下的呼吸之痛因为“柴静调查”而引发全民关注与全民反思,而北京“扬尘费”的开征恰好在这个痛点与热点之间释放了向霾宣战的积极信号,这无疑显示了政府整治雾霾决战到底的强硬与信心。

  “雾都”北京PM2.5的构成,工业扬尘污染是四大来源之一,其排放污染率为14.3%,比餐饮、汽修、养殖、建筑涂装的排放总量还要高。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建设开发,建设不停步也意味着扬尘无绝期,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放任自流,“扬尘费”的开征恰恰是建设与治污的折中之策,而北京的收费治扬尘之举也充分体现了“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以级差收费来区别对待不同程度的扬尘工地,使治污成本与污染缴费形成同步,这是目前比较科学合理的征收方式。

  征收“扬尘费”,是否意味着“收费即合理”?是否意味着治霾止步于收费?这个概念常常混淆我们对于治霾政策的理解,收费不等于变相保护,交费单位也不可以由此任性,收费只是一种谁污染谁埋单的权宜之计,在找不到更好解决办法之前,向污染方收费治污无疑是“以夷制夷”的好策略。

  收费治扬尘只是一种客观条件下的有限约束,我们不能完全寄望于收费治百病,时下有一种收费包治百病的思想,“治堵”拟以收拥堵费,排污就收排污费,抵制各种高碳高排束手无策之时皆以“收费治病”为第一对策,这其实是曲解了收费治污的本义,也陷入了一种“惰政思维”的窠臼,虽然新环保法已经加大了经济处罚以外的惩治,但环境污染治理仍以收费加罚款的处置居多。

  收费治扬尘是个好政策,但须预防其滑向另一个侧面,防止向霾宣战止步于收费治污。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治霾保卫空气是一项系统工程,开打的是组合拳,不能寄望于一招制胜,收费只是过渡应对之策,而形成社会共识依靠全民之力,以及通过科技创新与法治完善来降低和杜绝各类污染才是制胜之道。

  开征“扬尘费”不是治霾治污的终结篇,而是迈出了向工业扬尘污染宣战的第一步,决心与信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治霾的技术含量,在这个与霾死磕的信号背后,我们还有许多对策可寻,还有许多技术层面与理念层面的文章可做,还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可以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