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最值得看的五个运河文化景观

时间:2014-08-29 01:17来源: 作者: 点击:

暑假期间去哪儿玩?最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运河已成为很多家庭的必选项。江苏段作为大运河的“摇篮”,列入申遗点段的历史遗存数量可是全国第一呢。现我们特别邀请参与过大运河申遗的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两位专家,做一次特别推荐。

山塘街


山塘街:展示老苏州的画卷


    山塘河位于苏州金阊区,是大运河进入苏州古城的主干河道。唐宝历二年(825年),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并沿河筑堤,人称白公堤,即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7里,又称为“七里山塘”。

    山塘街依托大运河的水路交通,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商品的集散地和南北商旅的聚集处,是苏州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至今保存着“水陆并行,一街一河”的传统格局。山塘街约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从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商铺、住家连绵不绝,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其中又以星桥一带最为繁华;西段指半塘桥至虎丘山,这一段渐近郊外,有普济桥、野芳浜等胜景,虎丘斜塔更是成为苏州的标志性文化胜景。

    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山塘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苏州民歌《大九连环》里唱道:“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保存完好。乾隆帝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成为历史奇谈。

    山塘街还是民俗活动热闹之处。龙舟赛会以及各种庙会、节会、花会等都在此间进行。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之中,苏州弹词《玉蜻蜓》《三笑》《白蛇传》中都有山塘街的场景。2010年,山塘街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山塘街


清名桥:江南无锡水弄堂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无锡南长区,拥古运河而建,东南西北各个方位依次有祝大椿故居、水仙庙、定胜河、跨塘桥等名胜。据史料记载,3200多年前吴国的开创者泰伯从今天的陕西“奔吴”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伯渎港”,后吴王夫差又开凿无锡古运河,至隋、元时期,伯渎港、无锡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合二为一,成为贯通中国南北水道的重要组成。该街区至明代达到鼎盛,沿大运河两岸有丝织机户、“窑工近万”的烧窑群、江南米市、百货商铺等,如今作为历史遗产,它们见证着运河沿岸曾经繁华昌盛的古代江南工商文化。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现有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19处、牌坊8座、其他文物遗存17处,集寺、塔、河、街、窑、宅、坊、弄、馆等众多人文景观于一体,涵盖了江南水弄堂文化中的民俗、市井、起居、建筑、宗教等多种文化形态,文化遗产之丰富在古运河沿岸城市中堪称屈指可数。

    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原叫清宁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无锡“寄畅园”主人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称“清宁桥”。清康熙八年(1666年),此桥重建,道光年间,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改称清名桥,也有人称它为“清明桥”。桥长43.2米,宽5.5米,系花岗岩砌建。岩石上留有题刻,桥侧立望柱,望柱上刻有清名桥的历史沿革。一座大桥,串联运河两岸,在古代推动了运河沿岸街区的发达,今天又进入世界遗产行列,让人伫立桥头不胜感慨。


清名桥


古邗沟故道:大运河起源见证

    古邗沟故道现位于扬州城北,从螺丝湾桥向东直达黄金坝,长1.45公里,目前作为景观河道使用。

    邗沟又名渠水、韩江、中渎水、山阳渎等,始开凿于春秋时期。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从今扬州市西长江边向东北开凿航道,沿途拓沟穿湖至宝应射阳湖,至淮安旧城北五里与淮河连接。古邗沟以人工开凿河道串联诸湖泊,构成了江淮之间的水上大通道,也拉开了中国大运河建设的序幕。

    邗沟开挖之初是用于军事,但随着历史的变迁,邗沟逐渐成为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水上运输大动脉。东汉末期,邗沟即用于漕运。其后,国家经济中心逐步移向东南,邗沟漕运量不断增加。隋唐以后,邗沟已是保障朝廷供给的生命线。

    古邗沟虽几经改道,但流经扬州禅智寺前桥以及唐代扬州罗城官河的一段未曾移动,至今尚蜿蜒隐伏在扬州今城北郊螺丝湾桥东西。就在螺丝湾桥东河床故址,曾有古代大船桅杆发现,于螺丝湾桥西南岸,还出土过唐代楠木驳岸。这一段运河之古老由此可见一斑。

    唐宋时期,许多朝鲜与日本的使节、学问僧,以及越南、缅甸、印度的佛教僧侣,波斯与大食的商胡,或是沿河南来,或是循水北往,运河上一片水郭帆樯的繁忙景象。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里对此段运河也做了记载。如果今天要寻觅大运河最古老的河道遗产,邗沟古道应该是首选。


古邗沟故道


总督漕运公署遗址:当年漕运中枢

    总督漕运公署遗址位于淮安市淮安区中心,与南面的北宋镇淮楼、迎熏门(南门)及北面的淮安府署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占地约2万平方米,曾有房213间,牌坊3座,依中轴线设大门、二门、大堂、二堂、大观楼、淮河节楼、后院等;东侧有官厅、书吏办公处、东林书屋、正值堂、水土祠、一览亭等;西侧有官厅、百录堂、师竹斋、来鹤轩等;在大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坊,大门对面有照壁,大门前还有元代从波斯国运来的白矾石狮子一对。今天,在遗址的北侧建有中国漕运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反映大运河漕运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

    如果追溯历史,这一建筑始建于宋,元代为淮安路总管府,明洪武年间先后为淮安府署、淮安卫指挥使司,万历七年(公元1529年)移“漕运总督府”于此,经过明清时期的不断扩展形成了宏大的规模。

    总督漕运公署是中国历史上主管全国漕运的最高机构,明代称总督漕运公署,清代称总督漕运部院。公署的主要职能就是督察催促漕运事宜,管理南粮北调的筹运工作。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每年给中央政府和北方戍边军队运送大量给养,主导着中国南北经济社会联动达500多年,其功之伟难以言说。

    总督漕运公署遗址也见证了古城淮安的千年历史及经济繁荣。淮安长期作为大运河的枢纽,特别是明清两代,国家政治中心在北京,但经济中心却在江南,北方巨量的物资需求使大运河漕运空前兴盛。淮安城借助于运河大动脉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城市地位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如今睹物思古,不能不惊叹古代运河交通与城市繁盛之间的血肉联系。


总督漕运公署


龙王庙行宫:乾隆帝五宿于此

    宿迁大运河畔的龙王庙行宫原名为“敕建安澜龙王庙”,位于宿迁西北20公里处的古镇皂河。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改建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皇帝的复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占地36亩,四院三进封闭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筑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顿于此,并建亭立碑,帑金修缮,故又俗称为“乾隆行宫”。

    龙王庙行宫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整个建筑物坐北朝南,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分列殿宇14座,东西院另有附属建筑。四周宫墙完好,外有护庙河环护,直通运河。建筑群分为“前庙”和“后宫”两部分,前者依次建有戏楼、禅殿、御碑亭、钟鼓二楼、怡殿、东西配殿、大王殿、灵官殿;后者则有后宫、东西宫、两庑。建筑群形制保存大体完好,是保存明清两代宗教、建筑艺术、帝王文化及大运河河工漕运文化的一座宝库。

    自清代以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这三天,为皂河安澜龙王庙庙会之日。届时众多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拜佛,祈福求祥。附近山东、河南、安徽几省的行商坐贾、民间艺人也乘兴而至,热闹非凡。尤其是行宫所在的皂河镇内三大香会绕街巡游、朝山祭祀,大运河旁的花船、花车、舞龙、舞狮,所有逛庙会的人们一起参拜龙王,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大运河遗产点可以说处处精彩,而以上所列5处江苏遗产地分别代表了大运河的起源地、与大运河直接相关的历史街区、漕运管理中心、帝王南巡遗迹、宗教遗产、古代桥梁等不同的遗产类型和文化内涵,值得用心品赏,感受先民的智慧和中华文明的独创。


龙王庙行宫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