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移花接木 有限合伙基金大摆“迷魂阵”

时间:2014-08-05 22:45来源: 作者: 点击:

某国有单位保障房建设项目,并表示该项目“违约率为零”、“与国债相当”。如果不是利息被反复延期兑付,老王(化名)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投资的有限合伙基金项目竟然被“移花接木”。

投资项目移花接木


        如果不是利息被反复延期兑付,老王(化名)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投资的有限合伙基金项目竟然被“移花接木”。
  这只由广发财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的有限合伙基金声称用于某国有单位保障房建设项目,并表示该项目“违约率为零”、“与国债相当”。然而,在5月20日,广发财富官网发布公告称,该项目的利息兑付将延期至7月15日;但到7月15日,该项目再被延期。惊慌之下,老王向前述国有单位求证,得到的答复却是:该有限合伙基金与这家国有单位没有关系,并且针对此事该单位已于去年报警。老王还发现,北京工商资料显示,广发财富成立于2012年10月29日,最早的股东为两名自然人,在中间经过一次股权变更后,又于2013年12月5日变成另外一名自然人和北京光耀众望投资有限公司,而北京光耀众望投资有限公司的股东显示为“深圳市光耀地产集团哟普线公司”与郭耀明。与广发银行等金融机构没有任何关系。
  目前,老王只能焦急等待“广发财富”承诺的下一个兑息日。事实上,今年以来,随着有限合伙基金兑付危机频频发生,和老王一样陷入困境的人也愈发增多。业内人士认为,有限合伙基金较高的收益率引发不少投资者关注,但同时却鱼龙混杂,一些有限合伙基金采用种种“易容术”掩盖风险,值得投资者警惕。
  利息兑付一再延期 移花接木保障房项目
  老王投资的这只有限合伙基金名为广发财富某国有单位保障房基金。投资者向记者提供的文件显示,该有限合伙基金的管理人为广发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产品规模为1亿元,产品期限为15个月。该基金的融资方为惠州市天合建筑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用于受让惠州市天合建筑有限公司享有的1.31亿元应收账款,用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区某国有单位经济适用房建设,应收账款支付方为前述国有单位。
  这份文件还声称,该国有单位保障房建设费用包括在该单位预算之内,属于中央财政预算的一部分,“与主权信用评级最高级别的国债相当,违约率为零,其信用远高于市场上流行的地方城投债。”
  然而,这只基金却连续两次推迟兑付利息。5月20日,广发财富在其官网发布的告知函中表示,由于经营资金紧张,本应于2014年6月之前到期的广发财富保障房基金的利息无法按时兑付,现申请延期至2014年7月15日前统一兑付完毕。但是,在7月20日,相关融资方再次发布告知函,将兑付日期延期至2014年12月31日前。
  延期兑付利息引发了老王和其他投资者们的焦虑,一些投资者转而向前述国有单位询问情况,但得到的答复却让他们大吃一惊—该有限合伙基金与该国有单位没有关系,且该单位在去年已就此事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该国有单位相关负责人。该人士表示,该单位之前与惠州市天合建筑有限公司签过一份施工合同,但合同涉及金额为3000多万元,而非广发财富宣称的1.31亿元,同时,该单位也未向社会集资修建保障房。在项目施工之前,该单位发现相关合同被篡改并被利用融资后,已于去年8月下旬报警并撤销与天合建筑的施工合同。然而,一些投资者向记者表示,广发财富并未向投资者说明这一具体情况,只是在后续的产品认购确认书中,将产品名称由原来的广发财富某国有单位保障房基金换成“本基金”。
  记者根据广发财富官网提供的联系方式致电该公司相关人士,对方表示他是新来的员工,对于此前的情况不清楚,具体资金流向要问光耀集团实际控制人郭耀明。
  广发财富7月23日在其官网上发布的一份有光耀集团签章的告知函表示,因光耀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性的困难,包括广发财富某国有单位保障房基金在内的三款产品中的惠州市众望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市天合建筑有限公司及个人借款本金及利息无法按时兑付。
  而广发财富、天合建筑、光耀地产三者之间的关系亦颇为蹊跷。北京工商资料显示,广发财富成立于2012年10月29日,最早的股东为两名自然人,在中间经过一次股权变更后,又于2013年12月5日变成另外一名自然人和北京光耀众望投资有限公司,而北京光耀众望投资有限公司的股东显示为“深圳市光耀地产集团哟普线公司”与郭耀明。这意味着,至少从去年12月起,广发财富成为光耀地产的关联公司。另据媒体此前报道,天合建筑亦为光耀地产实际控制人郭耀明的关联公司。
  “当初怕上当,我是先打了一百万元过去,在收到相关协议后,觉得还挺正规的,才把剩下的二百万元打过去。”在这只有限合伙基金中投资300万元的老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百般小心,最终还是投了一只“问题产品”。
    事实上,目前和老王有类似“遭遇”的人并不鲜见。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有限合伙基金中,存在着诸如项目夸大甚至“无中生有”,虚构抵押物价值,资金去向不清,以及利用飞单销售,使用“委托贷款”、担保公司等第三方障眼法等乱象,在当前经济下行,特别是房地产不景气的背景之下,这些有限合伙基金频频被曝兑付危机。
  “在以往很多项目被过度包装,但到今年不少有限合伙基金管理公司的人怕出事,纷纷跳槽。”一位资深有限合伙基金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现在有限合伙基金确实鱼龙混杂,所以投资者们在投资前,一定要小心其中可能存在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