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毛晓冰:为筑博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时间:2014-06-03 00:17来源: 作者: 点击:

摘要:近日,刚刚加入筑博设计的毛晓冰接受了本网的专访,采访中,毛老师对为什么加入筑博以及对筑博未来的发展等问题进行回答。



毛晓冰


 


1.近来建筑界很大的一个新闻就是您与金逸群等同事加入了筑博,请问您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毛晓冰:我们2007年加入AECOM,七年的时间有不少收获,但在AECOM的工作期间,其组织架构方向的调整与一些运营方面的制约与我们的观念有分歧;通过我在AECOM的工作中,使我了解到作为一个跨国公司、世界行业老大的管理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我希望这些经验和教训对发展我们国家的行业有所帮助;加上筑博在过去几年的成长非常快,并面临成为公众公司这样一个转变,同时筑博董事会对我非常信任,发出了邀请,通过我们相互的了解,我决定加入筑博,希望为筑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2.AECOM在这几年的本土化进程怎么样?


毛晓冰:总的来说做的是不错的,但作为一个纽约证交所的上市公司,为了合规,在运营方面非常谨慎,我个人觉得其发展节奏跟我的预期是有些差别的。



3.筑博对您的未来进行了哪些规划?


毛晓冰:对我来说,我在筑博担任行政总裁,我会参与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并且和大家一起推动执行这个战略;另外筑博希望在一种包容、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能够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达到行业领先的道路。



4.听说有八十多名前员工追随你来到筑博,这个团队还是一个整体吗?


毛晓冰:有外界传言说是我把城脉卖了两次,我对此不屑于反驳,员工都是专业人士,有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只是用脚投票而已,谁会傻到让我去卖?我也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从业26年,一贯秉承诚信、正直的核心价值观,对客户信守承诺,对同行平等尊重,对员工关怀照顾,坦坦荡荡,问心无愧!
这个团队的技术力量是不错的,筑博希望他们作为筑博的一个业务单元开展工作,能够尽快的发展到2-300人的规模,另外能够保持他们在技术上的特长,成为像原来一样能够与各专业融合的、能够承担各种高端商业地产开发客户要求的优秀团队。



5.当年城脉加入AECOM的时候,您提到中国本土企业发展的三大难题,一是管理,二是人才,三是资金,您现在选择回到中国本土企业,您认为这三大难题得到解决了吗?


毛晓冰: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在AECOM这7年的工作中,我做到了SVP(高级副总裁)的职位,作为AECOM高级管理层,我学到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当然中国企业的管理这几年也取得很大进步,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还是有不同之处,但我觉得总体上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现在有很多企业,不光是筑博,比如像CCDI,上海天华等都在探索切合中国市场的,比较适合长远发展的管理方法或者体系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从人才的角度来说,我认为目前整个设计行业是一个没有太大增量潜力的市场,增量在过去几年已经释放出来,在这个存量市场中,大家都在面临人才争夺战。


从资金角度,设计行业作为传统行业过去是属于国家体制内的,90年代开始,民营企业通过不断积累发展到一定规模,目前,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应该进入资本市场,比如说像江苏省交通科学院已经上市了,苏州工业园区设计院、苏州市建筑设计院等也已经申报上市,而CCDI引进了基金投资,也有一批设计单位正准备进行股份制改造,同时还有登陆新三板市场的,能够以多种渠道融资来解决行业发展问题是前所未有的现象,所以这7年的变化还是很大的。



6.筑博是否有上市的打算?


毛晓冰:筑博正在探索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也在考虑以现代企业的制度进入资本市场寻求各种途径的融资方式。
 


7.筑博刚刚成立了设计管理学院,是否也是想将您在AECOM积累的一些设计和管理经验进行分享?


毛晓冰:不能这么说,因为这个管理学院恰好是我来了以后才正式挂牌了,其实筑博对此已经筹划了一段时间,这有几个方面的考虑,总体来说,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年龄是偏低的,尤其是民营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绝大部分是在30岁以内,而现在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开发工程的复杂性也是越来越强,我们感到对于员工来说如何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去达到客户、开发商越来越高的要求,是一个不进则退的实际状况。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对员工加强各个方面的培训,不光是创意能力、工程设计技术水平,也包括对设计项目管理和员工领导力的培养。


在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上,中国行业现在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能够使员工在各个方面有所加强,另外,在员工的领导力方面过去是被忽视的,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筑博设计管理学院的平台加强我们与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分享,不管设计机构有多大,如果你始终闭门造车,很难让自己有所提高,因此这个平台未来也会对非筑博的员工开放,培训将邀请其他单位的专家来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技术,目前已经有不少专家表示他们非常愿意跟大家分享。



8.现在国内的设计市场环境,已经与1998年您创建城脉、2007年城脉加盟AECOM的时候相差很大了,您认为此时的中国设计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和困难是什么?


毛晓冰:对设计企业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能够把握技术发展的方向,如何吸引人才以及激发员工,帮助他们提高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如何为业主、客户提供他们期望的创意、效率、价值、质量,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必须面对人才流失的问题,年轻的一代——Y代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跟我们X代已经不一样,我们必须关注这个区别。在中国,这几年经济快速发展,有一部分人的财富发展非常快,整个社会处于急功近利、追逐利益的环境下,如何让员工正确地规划职业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愿景之一是为员工打造最佳执业平台,其实每个设计机构都是经纪人,经纪人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把设计机构做到让员工有归属感、有发展前途及不断提高个人价值等等,另外如何打造对员工而言的在一定规则限定条件下,开放、宽松的环境,目前是管理者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9.在BIM方向有发展吗?


毛晓冰:筑博设计股份的子公司筑博科技已有BIM团队,在深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团队。目前就中国市场来说,愿意购买BIM服务的客户不多,而且目前大多客户只是购买BIM模型而已。我认为BIM是一个设计方法,在BIM平台上来做设计才是真正价值体现。而目前在中国这样的客户非常少,这是BIM发展的瓶颈。我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劳动力成本增长到一定阶段,在BIM方法基础上做出的设计才更能够符合客户的要求。同样绿色建筑也是这样,筑博也在发展绿色建筑,同样购买这样技术的客户也不多。我也相信,随着开发商越来越有社会责任感,它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10.在与背景雄厚并且已经改制过的国有大院和高设计水平的外资设计公司的竞争中,您会如何定位筑博?


毛晓冰:筑博作为纯民营企业,它的规模仅排在上海天华之后,因为CCDI并不是完全的纯民营企业,目前筑博员工已近2000人。在过去的十年中成长了一批大型民营设计机构,毫无疑问,这些机构由于它的历史较短,技术沉淀可能在某些方面比起国有大院有一定差距,但在有些方面我认为它们相比国有大院是领先的,首先,它们的管理效率高,有更灵活的机制;其次,在有些领域尤其是对商业性的开发项目,比如说写字楼、酒店、超高层建筑、商业建筑等很多方面民营企业的技术至少不比传统大院差。去年排名千亿级房地产公司的设计供应商主流已经不是国有大院,而是民营企业。不过我认为大院在很多方面的努力是正面的,有些大院甚至已进行跨国并购,筑博未来也会考虑进行跨国并购,希望提升我们的平台,加强我们的项目业绩,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11.您觉得一注对现在的建筑市场行情还是必备品吗?


毛晓冰:我认为注册制是有必要的,通过注册制,至少使得我们建筑工程设计有些方面,尤其是应用强制性规范、提高专业人员综合技术水平等方面是起到防火墙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制度,我相信建筑工程质量方面出现的安全、使用、事故会比现在多得多。



12. 您最看重建筑师的什么特质?


毛晓冰:我很喜欢跟年轻建筑师打交道。我觉得建筑师需要有这样几个特质,首先,他必须喜欢这个行业,需要有责任心,责任心不光是对他自己的工作有责任心,还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因为他们的设计对市民的影响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甚至是会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影响;其次,建筑师要做领导者,需要有协调多方面的能力,包括与业主沟通、跟地方行政执法机构沟通、跟自己团队沟通、跟各个专业工程师沟通;最后,建筑师需要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设计,不光是图纸的,还要有文字的表达、口头的表达,另外他们还需要有耐心,一个好的建筑师成长是需要若干年的;建筑师也需要对文化的发展有所认识和有所贡献;建筑师还要对最新的技术发展有所了解和呼应……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