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1-16 13:46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摘要:曾经历“浙江古建第一移”的市文保单位杨宅,将变身民间博物馆。相关部门耗资800万元,对杨宅做了整体迁移保护。该工程是浙江省首个建筑平移工程,因平移难度大、历时时间长而被称为“浙江古建第一移”。
整体“打包”后的杨宅
工人在调试安装在平移轨道梁上的千斤顶
曾经历“浙江古建第一移”的市文保单位杨宅,将变身民间博物馆。 昨天,多位专家通过综合评审投票,最终确定在此开办“温州武术史馆”。
在文保单位办馆要具备哪些条件?
杨宅原位于市区浦桥河畔西门莲花埭3号,为清末我市一名航运商人所建,占地面积约457平方米,建筑面积737平方米。2005年,该建筑被认定为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因广化路建设需要,浙江市决定对其实施平移保护。随后,相关部门耗资800万元,对杨宅做了整体迁移保护。该工程是我省首个建筑平移工程,因平移难度大、历时时间长而被称为“浙江古建第一移”。迁移后的杨宅,地理位置及内部空间均具备良好的办馆条件。
今年10月,市文广新局在媒体上发出消息,拟将平移到新址的市文保单位杨宅,开办为具有温州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间博物馆。按照要求,该博物馆必须是专题馆,展陈面积不得少于建筑面积的80%;展馆今后须向社会免费开放,确保一定的开放时间;不能对原有的建筑造成损坏。入选的民间藏家可以免费使用场地,首次办馆要办5年,如果运作良好,期满后可以继续办馆。
共有12家单位申办,怎样筛选确定?
市文广新局的消息发出后,市武术协会等12家单位(个人)向该局递交了办馆申请。其中,既有具备浓郁本土特色的温州武术史馆、瓯文化博物馆、温州古船文化馆、温州名人刘景晨刘节纪念馆等,也有个人收藏风格鲜明的陶瓷、木雕、酒文化博物馆等。
有关方面经过两轮筛选,最后确定刘景晨刘节纪念馆、瓯文化博物馆、温州武术史馆、温州木雕博物馆等4家单位(个人)进入最后一轮专家评审,并于日前向社会进行公示。昨天,这些入选单位(个人)就各自的藏品数量、办展资金来源等进行了陈述。最后,专家对申请者的藏品进行评估和鉴定,根据藏品质量和是否具有地方特色等标准进行打分投票,并排出了位次:温州武术史馆得票最高,接下来为刘景晨刘节纪念馆、瓯文化博物馆、温州木雕博物馆。
“温州武术史馆”将如何办展运营?
温州素有“武状元之乡”、“中国南拳之乡”之称,武术人才群星璀璨,民间习武风气兴盛,但一直缺乏一个与其文化底蕴相匹配的武术史馆。
市武术协会会长李志荣说,温州武术文化传承遗迹、文物藏品众多,关于武术的书册达100多万字,已征集到的文物史料、武林拳谱150多本,刀兵器械100余件,珍贵实物30余件,影像图片300余张。据透露,该馆每年将投入50万元运行经费,等合同期满后,将无偿捐献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