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全国首建深隧防内涝 总投资约250亿元

时间:2013-11-05 12:22来源: 作者: 点击:

摘要:广州建设深隧的整体规划首次披露,按照规划,广州将西起大坦沙、东至大濠沙岛,沿珠江建1条临江主隧道,另外还有7条在河涌底下的分支隧道,隧道总长86.42公里,并在黄埔区大蚝岛上建一座大型初雨处理厂,总投资250亿元左右。这也将是内陆首个开建深隧的城市。

广州全国首建深隧防内涝

   “巴黎的下水道能撑船,中国的排水管只能跑老鼠。”近几年,每逢中国的城市遭遇洪涝灾害,这句话总会被提及。

    2010年5月,广州市遭到暴雨袭击,造成6人死亡、千余辆私家车浸于水中。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不足无疑是关键所在。对此,广州也曾经想过通过改造排水管道提升排水标准,但现实是城市道路地下浅表层的管线已经十分复杂,根本容不下管径更大的排水管,只能“向地下要空间”。

  在最近几天广州召开的深隧系统专家咨询会上,广州建设深隧的整体规划首次披露。按照规划,广州将西起大坦沙、东至大濠沙岛,沿珠江建1条临江主隧道,另外还有7条在河涌底下的分支隧道,隧道总长86.42公里,并在黄埔区大蚝岛上建一座大型初雨处理厂,总投资250亿元左右。这也将是内陆首个开建深隧的城市。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潘勇此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如果一个城市地势很高,自然很多事情就不会发生,但广州在珠江水边,所以必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具体的分析,“做这个深隧肯定是很有好处的。这个肯定是越早做越好,不能等出了问题才关注,否则代价很高。”

  深隧建设将主要在广州中心老城区。广州市水务部门在咨询会上介绍说,类似像白云、芳村这些外围区域仍处于城市建设发展阶段,在城市建设和用地规划上具备在浅层排水系统规划和建设的条件,因此不进行深层隧道的规划和建设。中心老城区的排水系统标准较低,83%的排水管道设计标准为“一年一遇”,有些甚至是半年一遇,仅9%的管道标准达到“两年一遇”,降雨量过大时很容易发生内涝。

  因此,建设深隧系统的目标是,缓解广州市城区“内涝”问题,排水标准由现在的0.5~1年一遇提高到5年~10年一遇;削减流域70%以上的初雨径流和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改善珠江水质。

  其中,东濠涌深隧试验段即将向社会公开招标,最快年底开工,投资约6.9亿元,预计工期约2.5年。目前东濠涌流域5年一遇较严重的水浸点为29个,深隧系统工程完工后,结合浅层系统改造,可以使范围内浅层排水标准提高至5年一遇。

  在费用方面,东濠涌深隧项目立项前,广州市水务局也曾考虑过多种方案,比如“雨污分流”、“设置调蓄池”等,但每种方案都无法解决行洪不畅等问题,也无法提高排涝标准,而且像雨污分流方案投资巨大,达16亿元,远高于深隧方案。

  既然是深隧,那么究竟有多深呢?根据专家介绍,地下0到15米是管道层,20至30米是交通层,主要是建地铁;因此深隧层要建到地下30到40米。

  而要解决水浸问题,光靠建设深隧是不可能一劳永逸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郝天文提醒,不要认为建了深隧就能彻底解决广州的内涝和水污染问题,还必须配合其他的措施。尤其是深层排水系统要与浅层排水系统共同发挥作用,地下各个层次的空间规划要紧密而有效地衔接。也就是说,在建设深隧的同时,还必须对浅层排水系统联动改造。

  以东濠涌深隧建设为例,在建设深隧的同时,该项目还包括了浅层排水系统的改造,建立起150公里的浅层排水系统、3.85公里的河道系统和1.7公里的深隧系统。东濠涌深隧项目肩负的意义重大,如果成效显著,或许将来很可能成为其他城市借鉴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