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大栅栏新街景即将开幕

时间:2013-09-22 09:50来源: 作者: 点击:

摘要:2013年9月16日,北京国际设计周·大栅栏新街景活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活动的组织和举办情况,并邀请广大媒体和市民参与将于9月26日开幕的活动。

 

  2013年9月16日,北京国际设计周·大栅栏新街景活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活动的组织和举办情况,并邀请广大媒体和市民参与将于9月26日开幕的活动。

   你曾见过两条相邻胡同贯通,而相邻之处成为孩子们嬉戏的乐园的胡同吗?

   你曾见过在狭窄胡同里可行走的砖吗?这些砖在不同方向力的作用下,变化成不同形态,在屏蔽停车的同时,把更多胡同的场地留给人的活动。

   这些胡同令人耳目一新,通过建筑和设计的方式,创新性解决胡同中典型问题,让居住在其中的人们生活更舒适。如此的富有吸引力的胡同即将亮相今年的“大栅栏新街景”。2013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大栅栏新街景将于9月26日-10月7日盛大开幕,届时“大栅栏新街景”将向大家呈献一场传统与创新、传承与先锋和谐共生的视觉盛宴,80多个引人入胜的展览项目缤纷绽放,文化复兴正在为大栅栏老街区注入新活力!

  2011年,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起“大栅栏更新计划”,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合作举办“大栅栏新街景”设计之旅,邀请中外优秀设计和艺术创意项目进驻老街区,成功地让设计走进大栅栏,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活化提供新思路——在尊重老街区肌理的前提下,探索老房子新利用,通过设计的力量引入新业态。

  “大栅栏新街景”是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活动主要展区之一,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年,2011年,“设计走进大栅栏”成功实现了设计与老街区的碰撞;2012年,“设计牵手大栅栏”实现了设计与老街区景观环境、产业提升的融合,而今年,随着“大栅栏更新计划”的不断深化,设计的力量将深入到长期的胡同保护改造,部分设计群体也将成为胡同复兴的星星之火,成为社区的新主人;“大栅栏新街景”以“设计复兴老街区”为主题,三年来,每年主题步步深化,通过设计的力量让老街区重新焕发活力。“大栅栏设计之旅”由三井片区“设计发现”原生态社区聚落、杨梅竹斜街“设计复兴”文化街区聚落、大外廊营厂房“设计再创意”艺术节点聚落三大区域编织而成,80多个展览项目有序分布其中,使老街区极具时代感。

  在今年的“大栅栏新街景”,推出了大栅栏更新计划中公众参与与社区营造的试点实践——“大栅栏领航员计划”,通过设计再造方式提出解决方案,为老街区更新提供借鉴范例,吸引更多公众主动参与到大栅栏的发展中来。  

  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宾城市”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推出一个内容丰富、很有意思的展览项目Salon——一个为设计,时尚,艺术和文化搭建的平台。Salon在“大栅栏新街景”有20多个展览,在这里年轻的后起之秀们和资深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在城市的各个地点展示他们的作品和制作过程。每个地点都会以一个特定的主题来展示。制作过程和体验感成为这些展览的主角。

  在今年的“大栅栏新街景”,你将看到狭窄胡同空间里有趣、便捷的胡同微型交通系统;你将看到往日寻常一见的修车小铺在设计师们的巧思下变身成为零件博物馆,既能继续为社区的百姓们提供必需的修车服务,也能供远道而来的游客缅怀零件发展史;你还能看到传统的老北京兔爷与设计师们携手,华丽转身成为时尚与传统兼俱的创意工艺品……

  “大栅栏新街景”将成为人们开心寻觅创意之源的场所所,文化复兴正在这里奏响华彩新乐章。

  来吧,“十一”期间来大栅栏看这不一样的胡同、不一样的老街区吧。“大栅栏新街景”,欢迎你!


背景资料:

    大栅栏更新计划于2011年启动,是在北京市文化历史保护区政策的指导和西城区区政府的支持下,由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区域保护与复兴的实施主体,创新实践基于城市软性更新及有机发展的新模式——大栅栏更新计划,建立了融合多元利益主体的开放工作平台——大栅栏跨界中心(英文名:Dashilar Platform),作为对接政府与市场的网络,通过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在地居民商家及社会投资人等多元主体合作,探索并实践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模式。

    作为北京老城区内保留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和北京其他旧城区一样,大栅栏的保护、整治与复兴面临着种种难题:人口密度高、公共设施不完善、区域风貌不断恶化、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复杂严格的历史风貌保护控制,无法成规模的进行产业引入,难以找到一种合适的路径引导在地居民参与改造,没有形成有效运作模式支撑区域保护与发展。改善民生、社区共建、风貌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取得平衡——这也使得原住民在保护和发展区域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区域本已落后的生活、社会与经济环境条件继续恶化。

   在此背景下,亟需采取一种新的模式对大栅进行保护与更新。新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即改变“成片整体搬迁、重新规划建设”的刚性方式,转变为“区域系统考虑、微循环有机更新”的方式进行更加灵活、更具弹性的节点和网络式软性规划,视大栅栏为互相关联的社会、历史、文化与城市空间脉络。散布其间的院落、街巷,按照系统规划、社区共建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节点簇式改造,并产生网络化触发效应,不同节点的改造形成节点簇、逐步再连成片。这样不仅可以尊重现有胡同机理和风貌,灵活的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将“单一主体实施全部区域改造”的被动状态,转变为“在地居民商家合作共建、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主动改造前景,将大栅栏建设成为新老居民、传统与新兴业态相互混合、不断更新、和合共生的社区,复兴大栅栏本该有的繁荣景象。

  连续三年与北京设计周合作举办的“大栅栏新街景”设计之旅,是大栅栏更新计划实践的一项重要部分。我们以北京国际设计周为契机,进行新模式的尝试。
  
看点:
老城改造新模式:更新计划展/领航员计划
老房新改造:城市规划及建筑打开
社区共建:兔爷/在地商家如何共同参与合作提升
胡同的公共设施:厕所/交通停车
文艺复兴:手工艺/古拙零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