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斥资千万将引河整治成“污水沟”无人管

时间:2013-07-30 09:48来源: 作者: 点击:

      摘要:据邯郸市政府门户网站及当地相关媒体介绍,为更有力打造文化名城,有效提升文化名城的旅游品牌,邯郸市从2008年开始投入千万巨资对穿城而过的引河进行了六个方面的治理。报道称,工程竣工后可实现环城水系及穿越城区4公里的引河初步形成水清可用,岸绿可碧、文化可品、景观可赏的靓丽景观带和水林风景线。

      日前,记者接到当地民众投诉并于3月27日赶赴现场进行相关调查时,却发现了与当地媒体报道有极大反差的“引河风景”:黄、黑色气味难闻的污水,通过众多排污口排入引河;部份引河堤坡已被污水冲坏;整条引河全然成了一条又“臭”又“黑”的“龙须沟”。

  

掩藏于大名县天雄路引河大桥下西岸南侧的排污口。

掩藏于大名县天雄路引河大桥下西岸南侧的排污口

天雄路引河大桥下西岸南侧排污口排出的黄色污水,在桥下坡堤上呈“扇”形铺开泻入引河。

天雄路引河大桥下西岸南侧排污口排出的黄色污水,在桥下坡堤上呈“扇”形铺开泻入引河

天雄路引河大桥下西岸北侧桥堤坡已经被污水冲坏。

天雄路引河大桥下西岸北侧桥堤坡已经被污水冲坏

在大名府路引河大桥东岸北侧邯郸市水利局的醒目标语:“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湖健康”。

  邯郸市水利局的醒目标语: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湖健康
 
引河沿河小区居民:

  “说什么治理好了水是清的,是可用的,现在情况不但水不能用,而且长年恶臭难闻,我们投诉没用……”东关庄社区居民说。

大名县水利局:

  大名县水利局张大队长称,水利局只能对引河进行环境保护,却不能对污染事件进行处罚,“环境处罚执法属于环保部门管,他们每年收取城区居民每户0.2元/吨的生活污水处理费。”

大名县环保局:

  3月28日上午,该县环保局一位姓张的人员电话回复称,不属于他们管,那是生活污水排放,属于城管局管,我们只管工业排污。


河北大名:莫让"黑引河"臭了文化名城

 河北省大名县耗资千万元治理的“引河”,因环保部门长期放任排放污水而导致其成为黑色“臭河”的情况后,引发媒体热议,与此同时,被报道的当地引河两岸民众反映强烈,一致要求继续跟踪报道,以求彻底解决困扰民众的污染问题。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截止发后续报道时,除邯郸市水利局做出相关回应外,直接负有环境监管责任的大名县环保部门却“集体失声”!

  当我们打开大名县环保局官方网站,我们看到的却是《大名县环保局“五举措”抓实环境信访工作》、《大名县环保局“三借”推进环境执法》、《环保局打造环境教育联动格局》等一篇篇环境治理取得“业绩”、“成就”的文章。

  然而,面对当地受害民众长期投诉无门,举报没用,他们所宣称“建立局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每日由一名领导班子成员亲自接待来访群众,切实解决与 群众利益相关的环境问题”的“业绩”依据何在?面对记者现场举报,当地水利部门推说环保部门负责,环保部门却又推说是城管部门负责,他们宣称的“对各类督 办、转办、交办、举报件做到了接待、登记、查处、回复一条龙,查处率100%,结案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对群众的来电来访做到有举必查,有查 必果”的做法与“成就”到底是有意撒谎还是恶意欺骗?

  大名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境内现有五礼记碑、狄仁杰祠堂碑、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万堤古墓群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遗址、直隶七师校址等名胜古迹,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然而,大名县从2008年开始投入千万巨资誓将穿城而过的引河治理成“水清可用,岸绿可碧、文化可品、景观可赏”的靓丽景观带和水林风景线的美好愿望,却被长期污染下的“黑引河、臭引河”彻底撕碎!

  原来极力想靠引河风景更有力打造文化名城梦想,却最终成了“一条黑引河臭了半座大名城”的可悲现实!

  环保是民生问题,政府必须对人民负责,作为环境保护的责任机构必须从民众的所需所想所求出发,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天大地大不如人命大,任何影响 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问题都不是小问题,不容许轻描淡写,避重就轻。“两会”以后,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公众对环境污染的承受能力已接近底线, 有关部门推诿逃避的态度,只能激起公众的愤怒。大名环保局作为政府执法机关,必须切实履行好对污染企业的监管责任,履行好向公众公布企业排污以及环境治理 真实状况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