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8-31 00:36来源: 作者: 点击:次
鄂尔多斯凄凉一片
2012年8月的鄂尔多斯,到处是停工的烂尾楼和焦急的讨债者。鄂尔多斯90%以上的家庭都拿出了钱投资房地产,如今,这些钱都变成了尚未完工的水泥。这座中国最富的城市弥漫着“缺钱”的声音: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四处躲债,在建项目纷纷停工;而通过民间借贷将财产投入房地产的老百姓,则担心自己是否会血本无归。
2011年前11个月,鄂尔多斯市新开工1005.9万平方米住宅,加上前两年的续建项目,共有2225.3万平方米。80%以上的建设项目都已经停了,而这些房子的投资60%以上来自于普通市民,更可怕的是背后的民间高利贷已经让债务翻番了,在这个节点上,所有人都想拿回自己的本息,局面失控了。
据当地人介绍,过去三四年间,鄂尔多斯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一条融资的套路。几乎较大的企业集团下都有一个负责民间融资的部门,一般是财务部,有的也叫融资部,由几名财务负责四处联络客户,财务一般会发动自己所有的亲戚朋友,亲戚介绍朋友,朋友介绍亲戚,如此形成一个融资网。据一位开发商透露,有的大型企业,民间融资甚至高达20亿元。不仅投向房产,还涉入酒店、餐饮、煤炭、化工等各个行业,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当所有的民间投资都要撤回时,只有少量煤炭大佬还能维持,其余的几乎都资金链断裂,陷于瘫痪。
鄂尔多斯犯了一个错误,用媒体的话来说,“它用一块钱干了10块钱做的事儿”。鄂尔多斯就像一个谜,“就连当地人也看不懂,这里面的水太深了。”一个当地的企业家感叹说。
在鄂尔多斯注册的四五百家房地产公司中,全国性或外地房地产公司寥寥。据当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全国性的房地产公司来到鄂尔多斯并非易事,因为在过去几年城市建设发展的快速时期,鄂尔多斯市政府在市政改造、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保障房等领域欠下了众多债务,为抵销债务,这些没有经过土地流转和招拍挂程序的土地流向了开发商,外地公司拿地不容易,即便拿到地,也容易出事。
“企业由自救到呼救的历程已经结束,目前能做的只是等待。”一位鄂尔多斯开发商这样表述自己的现状:“关键是解套,而不是简单地注入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