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杀掉北京灵魂 我们不需要那么多高楼大厦

时间:2015-11-27 11:00来源: 作者: 点击:

在入冬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里,艺术家、文化人、学者、房产商围坐在一起,以轻松的氛围自由探讨城市该怎么样的老话题。2015年11月15日晚, “玉河夜话”系列对话活动的第二场在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举行。

曾力摄影作品《贾家66号》,2008.3.17

摄影师曾力首先向大家展示了六组作品,是他自1998年至今持续拍摄纪录的图片,其中包括天安门广场、明十三陵、五六十年代的意识形态建筑、七八十年代的公寓楼、上海里弄、已废弃的国有大型工厂。“摄影对于我来说是需要几十年来完成的一项持久的工作。我的愿望是做一个诚实的影像作者,用作品建构一座今天历史的影像‘博物馆’,”他曾这样说。

夜话现场

同样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始终关注北京旧城变迁问题的新华社资深记者王军,与曾力在各自串胡同的路途中偶遇,并一拍即合。在他看来,曾力所拍摄的胡同群落,可溯源至辽、金、唐时的北京城,直观反映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这也正是支撑他把主要工作精力都投放在此的重要缘由。

过去五十年,北京人口由130万增长到两千多万,但“居中而治”的城市布局和治城理念却自元代而未有更新。在回顾北京的城市发展历程时,王军幽默地说:“五十年代的时候毛主席说过,北京以后一千万人口,为什么是一千万毛主席没有说;人民大会堂万人大会堂,为什么是一万毛主席没有说;天安门广场40万人在那里,为什么40万他也没有说。”

“当然五十年代做城市规划时,为一千万人口的城市而设计单中心还是多中心就是可以考虑的事情。最后围绕着单中心来做的决定改变了所有在北京生活的方式和质量。”他说。

针对旧城的拆与建,万通集团主席冯仑诙谐地分享了几段拆迁故事,随即将话锋引入了他近年专注探索的“立体城市”这一城市综合解决方案。即在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可以容纳10-15万人口的中密度高效的多维建筑群。

他先回溯了上世纪40年代因钢结构、玻璃和电梯的发明,迎来美国摩天大楼的时代,到今天,三项新的技术发明让“立体城市”具有了可行性。首先是新能源,保证建筑再复杂,里面舒适度、灯光都一样;其次是移动通讯,使单体建筑功能由单一走向多元,不管多少人在里面拐来拐去都可以找着;第三就是纳米技术,保证自重压不垮。

谈到今天中国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冯仑直言“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多高楼,下一步都市中心应当用“立体城市”的方法来建设,大疏大密,减少对原有城市格局的破坏,尽可能多的保留历史遗存。”

古迹拆迁

但是显然房产商的论调并不能彻底说服在座的嘉宾。针对冯仑提出的土地资源、人口密度等现实问题,中金公司前总裁朱云来提出反对意见:“我们房子盖得够多了,能不能停停,先不要拆了,至少想想要不要拆。”

“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一里,所谓18亿亩土地也就是300多万平方公里。这跟百分之五点几的城镇占地相比,不是不够用,而是足够用。”他说,“我们所谓六亿人口城市化,有两亿是城镇化人口。城市化和城镇化是两个关系,城镇和乡差不多,就是多了两条街,这是很小的,这样镇里住了两亿人。”

古迹拆迁

“现在老城区重新修,如果有历史价值的完全可以重新翻修,成本相对高一点,但是也有人可以承受得了。同时稍微往外走一点地方就大了,可以解决大部分人居住问题,现在能把现有住房消化掉就不错了。所以这个房子还是且慢拆吧。”

“拆迁建设的主观意图肯定不是杀掉北京的灵魂,或许是非常实际、非常必要的,”哲学学者陈嘉映回应说,“这个过程肯定不只是审美需求的过程,而是多方面。所以有时候不该只是从情感角度来探讨,我们更喜欢哪种生活。而是在现实情况下我们能够做得有多好,这可能才是更实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