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世博会第一家中企海外自建馆万科馆竣工

时间:2015-04-03 12:05来源: 作者: 点击:

2015年米兰世博会将于5月1日开幕。作为本次中国参与世博会项目三个展馆之一的万科馆已经于上个月竣工,成为世博园里第一家竣工的场馆。

盘龙造型的万科馆

    自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以企业馆成功亮相之后,万科集团于2015年再次与世博会相遇,以“盘龙”的外部造型落户米兰世博园,成为世博会历史上第一家中国企业海外自建馆。米兰世博会万科馆馆长丁长峰表示,参加米兰世博会除了希望保持连续性之外,还体现了万科集团全球布局战略的启动:“在我们决定参加米兰世博会大背景的同时,实际上万科已经开始了国际化战略,宣布了在旧金山、纽约、新加坡和香港等市场投资,当然我们也在寻找在欧洲市场的投资机会。世博会对于万科来讲,是一个和意大利和欧洲建立关系的重要平台,我们的品牌也会被意大利游客和欧洲游客广泛认知,另一方面我们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观察欧洲和意大利经济的方方面面,学习如何在欧洲和意大利做生意的点点滴滴。”

盘龙造型万科馆在米兰世博园率先竣工

    本次在米兰自建场馆是万科集团第一次在海外亲自管理工程,能够成为世博园首家竣工的场馆充分展示了万科集团丰富的管理经验:“我们每年处理的工程数量都有几百个之多,所以万科在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国外自己管理工程,以前在国外做的工程都是跟国外最好的合作方合作,我们扮演的是投资人和管理者的角色。意大利这次是万科第一次在国外完全自己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项目,这里面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我们今后开展国外的业务、在国外做真正的发展商是非常有历史价值的。”

    本次米兰世博会上万科馆以“中国人的食堂”为主题,从横切面的角度配合国家馆讲述中国五千年灿烂的农耕文明:“国家馆的主题是天地人和,展现中国五千年灿烂的农业文明。但是万科馆用的视角不太一样,我们用的视角其实和我们的核心业务是有关联的。我们认为食堂可以作为一个载体,重新建构一个新型社区的关系,这是万科的一个探索。我们在很多的住区里面实际上都建了社区食堂,希望回答如何在剧烈的社会变革和城市化进程之中重新建构一个新的社会关系。我们这次的口号是“以食物重新建构社区”,我们的概念是“食堂”,“食”是食物,“堂”是建筑,给人提供建筑的空间,除了提供建筑属性之外还要赋予情感属性,这就是我们这一次做“食堂”概念的原因。从我们跟国家馆的配合来看,国家馆表现的是一个广阔的历史的画面,我们选的是一个横切面,从一个社区居民的视角看今天的中国,看待生活的变化、饮食的变化、对食物和可持续发展的变化。我们跟国家馆是一个互相补充,最后共同呈现一个立体画面的关系。”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万科馆的主创设计师丹尼尔·里伯斯金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线条运用为灵感,设计出了弯曲的几何图形式外观,4000块红色陶板在阳光照射下仿佛鳞片,整个建筑似盘龙一般。丁长峰介绍说:“根据主创设计师丹尼尔·里伯斯金的讲述,万科馆最初的设计理念来自于他对中国梯田和山峦、山水画的想象,但是这个馆建成以后,我们发现万科馆像一条龙,外部的4000块陶板在不同光线下可以变色,像是龙鳞。中国是农耕文明,一开始人们创造出龙的形象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所以本身也是农耕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这方面的意义来讲,我们认为它最后的形态虽然是一个现代的体现,但是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人五千年的精神传承。”

万科馆内由500根竹子和200块屏幕构成的媒体森林

    万科馆除了外部造型之外,另外一大看点便是内部的“媒体森林”,代表中国风的500根竹子把200块显示屏捆绑在一起,由美国顶级视频团队拍摄剪辑的10分钟短片将给观众带来一阵视觉轰炸:“我们希望游客进去参观的时候在室内停留10-15分钟,我们会给他们一个强烈的情感印象。我们不希望做说教的工作,而是希望唤起西方人的一些情感共鸣。”

    根据丁长峰的介绍,感受完视觉轰炸之后,游客可以通过大台阶到达屋顶平台俯瞰世博园区,这是万科馆另外一处比较特别的设计。随着米兰世博会开幕的临近,万科组织了包括“跟万科一起去世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时万科还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思考世博遗产计划,丁长峰介绍说:“我们一年以前就已经开始思考世博遗产计划,第一方面内容是所有建材回收利用,另一方面计划把视频展设和期间使用过的物品运到万科总部的博物馆。另外我们外墙的4000块陶板会回收利用,会跟山西唐代的古建筑保护联系在一起,我们会把陶板放到互联网上进行众筹、拍卖,希望能够唤起更多的中国民众对于山西古建保护的热情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