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11-24 15:02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秩名 点击:次
11月15日,上海市一幢正在进行装修的28层居民楼发生重大火灾,导致58人遇难。《人民日报》18日报道,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力平介绍,经侦查,火灾发生的直接燃点,是当时有人在10楼施工现场无证违规进行电焊施工而致外墙覆盖的尼龙网着火。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指出,装修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导致安全责任不落实等,是造成火灾发生的重要原因。
每次安全责任事故,都会暴露出一大堆的问题。上海这次火灾事故,则集中暴露出建筑施工发包、用材和操作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那么,各地和各相关方面,应当从中吸取些什么教训?又该如何避免此类悲剧的再度发生?
对违法分包当坚决遏制
建筑施工项目层层违法分包,可谓是建筑行业的一个痼疾和“潜规则”,这一次上海大火,再次烧出了其原形,也再次警醒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措施坚决遏制违法分包的问题。
建筑施工项目层层违法分包,不仅像上海这次火灾事故所呈现的那样,容易让一些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人员走上施工一线,导致安全责任不落实而直接引发种种事故,而且容易带来诸多隐患和严重后果。如容易让一些没有资质的包工头承揽到工程,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甚至直接弄出豆腐渣工程,以及容易造成工程款层层拖欠,最终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等。
建筑施工项目合法的分包,必须符合如下条件:一是总承包合同必须是有效合同;二是承包人分包时必须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三是分包必须基于合同的约定或取得发包人的许可;四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五是分包只能进行一次,不得层层分包。而上海这一事件中的分包,则是分承包人又再度违法多次分包。
要遏制违法分包问题,除在法规上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违法分包的认定标准外,最关键的是要严加监管和落实监管责任。如规范招投标管理、完善“工程建设不良行为和黑名单”制度、完善企业诚信体系、加大对违法分包的打击和对监管不严的问责力度等。在上海这次事件中,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作为一个分包商,其安全生产资质本来就不佳,但就是这样一家企业,还将工程项目进一步作了层层分包,而有关部门却怠于监管,以至于终究酿成了大祸,其教训可谓惨痛!
要尽快限用易燃保温材料
上海火灾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聚氨酯泡沫、尼龙网等易燃材料,是导致大火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力平指出,大楼外墙的大量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在快速燃烧中产生的剧毒氰化氢气体,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他认为,应尽快限用上述材料,选出和推广耐火防火的替代保温材料。
大楼外墙使用保温材料,有利节能,本是好事。但出于成本考虑,不少建筑都使用了价格相对较低的聚氨酯泡沫等保温材料。近年由此导致火灾灾情加重的情形频现。如央视新址大楼火灾,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火灾,哈尔滨“经纬360度”双子星大厦火灾等。由于聚氨酯泡沫燃烧极快,曾用了大量聚氨酯材料装修的深圳舞王俱乐部,2008年发生火灾后仅46秒,整个大厅就被有毒浓烟严密笼罩。而这次上海火灾,易燃的聚氨酯泡沫等材料很快就使整幢大楼陷入火海。
目前,类似于聚氨酯泡沫的保温材料还有聚苯板等。这些材料与一些保温好又防火的新材料相比,价格较低,因而被大量使用。然而这却埋下了诸多隐患并导致火灾事故频发,生命和财产方面的损失甚为严重。我觉得,许多建筑都涉及“百年大计”,使用材料不能只顾眼前低廉,而更应从长远和安全着想。
好在有报道说,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已将新型防火保温材料列入发展重点,拟采取优惠税收、政策扶持、财政补贴等多种措施加以推广。显然,这一趋势令人欣慰。
须全面强化施工消防安全
从已披露的情况看,此次上海发生火灾的大楼装修,除工程项目违法层层分包和大量使用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外,在具体施工操作中,也存在着诸多有悖消防安全的问题。
譬如,建筑施工在焊接、切割时,出现明火,必须保障附近没有易燃物,也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实施。可是上述施工单位却没有做到这样。不但焊工没有相应的资质,而且焊接周围也布满易燃物,由此直接引发了火灾。我国《消防法》规定,“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我们各施工单位,都应严格按此执行。 预留g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