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27日成功举办

时间:2012-11-28 13:29来源: 作者: 点击:

    “为中国而设计”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承办,将于10月27日-28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本届大展的主题为:“中国当代创新突破”,论坛主题为:1中国本土设计的创新与突破 2创意生活与创新家居 3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
    作品分为专业组和学生组两种分别进行评选,通过严格的初评、复评,此次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共评选出入选论文86篇、入围作品246件,其中“中国美术提名奖”10件、“最佳手绘作品”5件、“最佳创意作品”11件、“优秀作品”40件、“入围作品”180件。本次大展获奖作品、优秀作品及优秀论文分别编入大展优秀作品集和大展优秀论文集正式出版,并在中国环境设计网及相关媒体上广泛展示宣传。
    本次大型活动将结合当前设计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展示与研讨有关中国本土设计的创新与突破、低碳生活与创意家居以及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等问题并将邀请国际、国内学科带头人:张绮曼教授、Alberto Foyo教授(美国)、Alain Bony教授(法国)、Erick Werner Petersen教授(丹麦)、金柱然Jooyun Kim教授(韩国)等十余位著名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演讲。
   作为本次活动全程媒体支持,带来本次活动最新报道。
以下为图文直播,欢迎关注
 
【主题】:“为中国而设计”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
【时间】:2012年10月27号(13:30第一场论坛)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厅
【内容】:
题目一:《为西部农民生土窖洞改造设计——关于四校联合公益设计活动的报告》演讲人张绮曼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学们“为中国而设计”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现在开始,今天下午一共来自于中国、法国、丹麦、美国的专家讲座,我们分别马克辛老师做主持人。第二块我们有请苏丹老师做主持人。
   
    【主持人苏丹】:因为是第一个主持人这个会议,我先说明一下,上午热情澎湃下午是严肃认真,我们回首十年来举办的这样的展览,我们又回到了中央美院十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以前还没有城市学院了,现在是城市学院是主办单位,他们有那么多的作品,那么世博会等等跟设计师有关,跟我们培养人才有关系国际国内大赛事,那么我们在北京看到阿力得(音),库哈斯,在我们中国十年间的成功的作品。
    十前前有谁能够在艺术圈子里面在环境艺术行业的圈子里面那么前瞻成立这个艺委会带领我们走到今天。我们是具有政见者,我们有艺术设计的精神分裂症,艺术设计有我们未来前景在我们身上的重任和责任,那么这个人物就是最大的艺术分裂症的重病患者,他今年已经是接近70岁了,分裂到什么程度呢?跟年轻人一样还在飙车,他就是我们行业领袖也是我们这次首先请到的中国美协艺委会的主任,中国中央美院张绮曼教授,我们掌声有请。
   
   【张绮曼】:谢谢大家给大家做一个报告,我的题目是为西部农民生土窖洞改造设计—关于四校的联合公益的活动的报告,中国美协全国第一届设计大赛的时候提出是的学术的主张,我们还不能说眼睛角度站在国内,我们面向未来创新设计。那么09年的时候,第四届大展的时候决定在西安召开大展和论坛活动,组织相关的高校四校设计组,我们首先对于山西、陕西等地进行的调研,我们首先定位无偿设计的活动,因为农民没有钱,我们为他们服务,我们所有费用都是我们自己出的,落实在西安一个村完成的窑洞改造的工作,把七组窑院,而第四届大展我们进行了展示。我们在麦场进行这么一个活动,形式也是非常新颖的,10年到12年,我们这个工作还是再继续进行当中,我们把摄入影像深入,我们借这个论坛给大家汇报,引起更多人参与把这个公益活动引向深入的。
    这个西部农民生活的窑洞,没有水,没有电,现在中国西部居住原始窑洞,经济发展了有一些窑洞就荒弃了,这几年进行调研的情况,这是我们老师和同学们和当地政府和农民接触的情况,关于西部窑洞的话,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很大程度重蹈资本主义对资源过渡开发,生态危机的时候,人们还是非常向往回到了自然环境。
    80年代初的时候,这些先进国家一些设计师提出了绿色设计的概念,积极宣传环境意识,从形式上面成为建筑,到民居住宅都有很好的例子可以供我们去参考。中国西部黄土高原它是一个打洞古代人居住人类的远古时期人类早期居住的方式,大家知道远古人生活在洞,有利于对抗自然灾害和动物,中国有一个故事叫做女娲补天,而是母系的社会补天顶漏洞,那么这个传说我们中国人人人都知道,有时候在创作的时候,画这个女娲飞在天上补天空,这种是深化的传说,如果女娲存在的话,一定拿这个五色石补这个天然屋顶的,那么说明人类远古时期居住自然生存的状态,有上百万年之久了,天然洞府变成了还有四千多万使用的窑洞民居。
    那么实际上这个窑洞住宅随着地形开发,和地貌是融为一体的,沿着这个地形建造的,作为人类起居的场所,不产生垃圾,是低碳的建筑,特别是地形窑洞动暖夏粮,还有一个造价低廉,04年、05年以考察的时候,陕西省考察的时候,两三千块钱靠农民自主的老力,但是开发以后可以放两年多干燥以后就可以居进来。
    我们在窑洞我们配备家具用电,多一点十几万就可以了,比城市现在高楼有望洋兴叹的优点。那么现在窑洞空间形式单一,他们上厕所的话,非常可怜了,在地面很简陋厕所里面去方便,其他的生活设施都是非常简陋的,特别是风雨侵袭的时候,日晒的时候会形成塌方,洞内塌方,这样的话,很多农民开始离开这个窑洞住砖瓦房,这个窑洞就是落后贫穷的象征,他们是依然心情对窑洞恋恋不舍,那么我们08年的时候,进村不见房,有一个下沉的院落,这个旁边两张照片都是毁掉的窑洞,这个里面有一些果树,那么有这个入口的地方,这个室内生活条件非常简陋,他们长期生活这样的状况下。
    那么我们就考虑了,我们能够为西部农民做一些什么?各个历史艺术讨论所处的历史特征,我们应该为料百姓考虑,为他们的做一些事情,应该有人文关怀,应该是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几千万农民住在窑洞当中,对农村频贫穷落后的已经是习以为常,我们看到农民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它是中国人口最多人口群体,决定这个现代化的主要的人群,我们国家提高总体的生活水平,关注我们农民的生活,提高的农民生活环境,我们农民还有大批量的文盲,他们会形成几代人的文盲如果有文盲的话,就不会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中国现代化的,因此政府到个人对他们进行支持,对他们进行无偿服务,可以设置课题走进农村了解农民的生活,整理研究生活,在这个基础上结合生活的要求进行保护的提升设计,那么我刚才介绍一下的背景。
    四校走出校门,这个窑很受到农民欢迎的时间,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地头第四届全国的设计艺术论坛,我们也邀请了国外的专家,他们没有地方坐站在旁边听,对这个新窑表示欢迎的,用我们学习的专业关注的民生,为大众服务造福人类,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是我们的价值意义。窑洞保不住的话,他们无家可规,用知识改变命运,向城市里面一样,具有舒适加剧,充实文化生活和优美的环境,如果我们能够使他们的生活有改善的话,应该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那么四校联合深入的设计,我们要继续下去,那么他们的所做的理论,他们所提出来的理论主张和做的工作,西安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吴浩主任,我们当时讨论了西安美术学院应该搞一个重点的课题,就是搞生土的设计,杨院长和吴主任也是非常赞成的,窑洞进行全方位的调研,组织上千人深入到陕北几十个地进行窑洞调研报告,提供了第一手报告,最后出版了陕北民居窑洞相关的书,那么取得窑洞取得成果的同时,他们对得到对窑洞保护的重要性,他们作为主要成员积极选址牵头与当地政府协调,派出了两名教师,进行的施工建立,保持这个活动的顺利的进行。他在文章当中,为中国而设计,进行了艺术实践,那么在全国艺术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一直是深入的研讨,为中国而设计应该学术的主张,本身来也在改变中国制造,体现东方文化的探索,也成为新世纪标志的设计。
    那么吴浩继续写到了为中国设计,反映了为中国而设计正在进入一个科学的人文探索研究的阶段,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在城市生活更美好情况下,对农村的关爱,我们应该注重城市建设提高的,代表了国家生活的根本,农民素质的提高会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为西安第四届体提出了战略性学术的主张,也将环境艺术的宣言。
    吴浩说它在于不仅环境学术界的研讨,更重要的区县的参与,镇长以及百姓共同参与另一类的高端的计划,我们在地头上搞这么一个计划,那么旁边麦场举行,这个史无前例的讲座,那么在这个西安美院做了无数的设计,我们选择几张进行的介绍,这个室内设计图,以及是建造完了之后实况,他还不能完全按照我们的做法,因为资金有限。
    另外一个重要的力量,中央美院建筑学院从09年筹备第四届的时候,仇小亏(音)安排相关的课程,进行陕西省进行的窑洞的调研,他指导了好几位研究生,其中有一个刘燕杰,有一篇文章有很好的水平,那么他前后指导两届专题毕业设计和论文做作,他本人在教学实践对课题意义做了探索了,他说为贫困地区做义务设计,诠释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对于数字技术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历史建筑学科等问题的关注,反映出来建筑教育眼界者拓宽,社会责任感加强,西北生活环境发展综合原因形成了,目前还是贫困的地区,我们应该客观去思考这个问题。
    仇小亏写到了,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得到同样的尊严,为中国而设计,关注民主关注环境服务于大众的意识,体现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仇教授深入农村现场,在现场配合施工,完成这个改造设计,并且技术的室内配套工作,他主编传记为中国而设计,四校联合记录做这么一个本,他收录本次活动实施活动的内容。中央美院修复三个窑院,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是一号室内设计的图纸和室内布置结果。那么我们的第三支力量是北京服装学院陈六丁(音)多位硕士研究生参与一个项目,他们参与了首先确定的规划理念保护传承再生,在他的论文论文介绍这个理念注入和体现。
    陈教授写到设计方案旨在保留窑洞的传统特色,他们这个亮点对蓄水问题一个尝试,蓄水池留到窑洞口,还有做的太阳能的设备,已经给他们的窑洞卫生间和洗浴间,那么使土窑洞由于了太阳能以后更加节能环保了,在院子里面种一些果树和栽一些花草,增加这个园林绿化化,这个小院进行的深入的设计,他们这个采光率很低,他们也解决这个采光率的问题,从传统的图案当中给这个窑洞增加一些装饰,这个窑洞改造以后,墙上有图案的装饰,内部有出水口的设置,休闲座椅,有一个庭院小井,用户可以在这个享受生活。
    这是窑洞入口的时候,下雨的时候,有一些农用车进出,包括有斜坡的地方进行有的有效的提升。
    那么第四项是太原理工的轻纺工程的,他们提升物理窑洞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利用太阳能上下水有很多探索性的创立,那么赵教授发布了从生态美学的视角看相关的内容。生土工程反映是谦虚内敛的设计立场,我们看不到建造者的狂妄,我们看居住者的张扬,整体美,动态媒都是这个自然立场流露。因为资金投入不够的话,就没有再实施了。
    这个连放三个图,我们对这个生土窖洞进行回访,这是老年人在休息的时候,他们扫院子,他们农民起居室和床放在一起,除了出口以外,相当于七间房,可以有放农具,这是是他们的床,这是另外一个窑院种的花卉,生活的情趣很丰富,在朝阳的地方作为的居住的地方。这个农具放一些储存的东西,那么这个是中午吃饭的情况,大爷们可以种种花,种种草,那么我们为他们的做一个卫生间。
    改善窑院情况的话,反馈回来的情况是这样,农民的反馈信息改造后窑院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村民反映一致良好,穷人才会住窑洞这个是过去是概念,渴望合适的时候,改造这个窑洞,已经是进入了商家的投资的视线。那么第四届大展之后,四校协调继续有关的保护的研究,那么第五届作品有部分的展示,希望得到的更多的关注和指导,第一个增加地区选点,那么我们现在又在陕西省之外,甘肃省,河南正在勘察到,提供为农民无偿的范围,我们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展示设计方案,积极征求地方的意见落实对生土的窑洞保护成果在这个基础进行推广,希望加入我们这个无偿公益事业当中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