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上会议事,杨国强提案里的知行至善

时间:2022-04-21 21:47来源:中房报 作者: 点击:

全国政协委员杨国强,今年参加全国两会正好满10年。这10年,他提交了众多提案,始终最关心的是职业教育扶贫、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建筑业智能建造这些重要的国计民生。

目光所至,皆出本心。他说:我曾经一贫如洗,是国家给了我助学金,让我读完高中,是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好政策,让我有机会服务社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自己永远都充满感恩,回报社会也是应尽的责任”。

富而思源、回报社会的人,社会和国家也会回赠其至高荣誉。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如期举行,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国强公益基金会荣誉会长杨国强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杨国强激动又谦虚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给予碧桂园机会,让我们有幸参与脱贫攻坚这项伟大的事业。我和我的企业会继续参与乡村振兴,尽我们的能力把工作做好,不辜负党和政府的信任。

诞生于改革开放壮阔大潮的碧桂园,今年走到了三十而立之年,投身公益事业则几乎贯穿这30年。早在1997年,杨国强就拿出100万元设立了仲明助学金,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位出身贫寒的民营企业家25年来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为全国扶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教育扶贫领域通过多种举措帮助超过10万名贫困学子改变了命运,这是一个难以望其项背的数字。也生动诠释了中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

2018年全国两会上,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遇到杨国强,当时他向两会提交了《关于满二十周岁才允许出来工作的提案》和《关于集中居住、打造“联合收割机时代”绿色乡村的提案》。

他在提案中建议,立法要所有年青人都接受教育,直到20周岁才能出来工作,没有钱读的先由国家付,让他及他的子孙有钱时还。再一次强调了他认为的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在教育扶贫上身体力行的干法,隐含着杨国强骨子里兴学重教的历史情怀和远见。在纯慈善、全免费、全寄宿民办高级中学——佛山市国华纪念中学门口的牌匾上,镌刻着杨国强的办学初衷:不忍看天地之间仍有可塑之才因贫穷而隐失于草莽,为胸有珠玑者不因贫穷而失学,不因贫穷而失志,方有办学事教之念。语言朴实而真诚,却透着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责任与目光。

到今年,这所慈善学校已经创办20年,每年面向全国招收思想品德良好、学习成绩优异、家庭生活贫困的初中毕业生近200人,让他们通过读书脱离贫穷,争取成为未来国家和社会建设的精英。

学生从报考国华纪念中学开始,直至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学习、生活、交通等一切费用全部由学校承担,学校每年的日常开支超过3000万元。杨国强说:即便每个孩子要花上1000万元,只要能培养出一个像王选、袁隆平这样的国家人才,就是值得的!

2021年全国两会,对于职业教育扶贫,杨国强再次提交了《关于发展职业教育巩固脱贫成果的提案》。结合碧桂园多年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教扶贫方面积累的经验,杨国强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国家立法让年轻人满20周岁才能出来工作,使年轻人接受更好的教育。

第二,营造全社会尊重技能型人才、重视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

第三,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衔接,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第四,调动企业主体积极性,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杨国强一直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3年和2019年,杨国强先后斥巨资创办了对贫困学生全免费的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和甘肃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扶贫,让贫困学子掌握一技之长。他在这两所学校上的投入目前已超过10亿元。

教育扶贫只是杨国强的公益事业之一,他在农村产业扶贫上同样大手笔。

全面脱贫之后,中国面对的新命题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产业要兴旺。2021年全国两会,杨国强提交了《关于提升农产品全产业链水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提案》。

在他看来,近年来我国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农村地区产业门类不全、规模不大、品牌效益不强,再加上缺乏城乡流通的桥梁,导致农产品“出村进城”困难,农村产业发展急需加强引导和扶持。

当过农民,办过企业,又投入现代农业实践的杨国强清楚,单纯依靠农村和农民很难走出农业的历史周期律,必须要有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杨国强就此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加强政府引导,推广“公司+农户”模式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第二,打通农产品进城产业链,搭建城乡现代商业桥梁。

第三,建设农产品溯源系统,建立食品安全诚信体系。

显然,他的提案有备而来。2018年碧桂园将扶贫纳入集团主业,并在同年与全国9省份14个县(市)结对帮扶,2020年将扶贫项目拓展到全国16省57县,从人、财、物等多各方面加大投入、全面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二十多年来,杨国强和碧桂园的公益慈善捐赠累计超87亿元,助力超49万人实现脱贫。他在多个场合表示:我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农民工,是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了我们发展到今天的机会。我很开心,很荣幸能为社会做点事。

在教育和农村产业扶贫发展之外,杨国强还特别重视科研创新和培育高科技创新人才。他多次谈到科技对社会的颠覆性改变,他说,这是一个科技繁荣的伟大时代,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想象。

2007年起,他多次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十多所高校捐赠、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教育扶贫。

杨国强有一个别于其他民营企业家的特点,那就是他选定的公益方向,绝对不是止于捐赠物质,他会在这一方向上用产业发展的思维,去开拓出一片新“蓝海”。在科技繁荣时代,他的心愿是用科技改变建筑业的传统施工方式。

当前传统建筑行业还面临着施工安全风险大、生产效率低、建设成本高、科技含量少等诸多难题。在产业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建筑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建造是建筑和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方向。

杨国强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快研发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他想推进房地产和建筑业的智能建造。去年2月,住建部同意碧桂园开展智能建造试点,这关系到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实现。

今年2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推进建筑机器人典型应用,研发关键技术,编制相关标准,形成一批标志性建筑机器人产品,辅助和替代“危、繁、脏、重”的人工作业,提高工程建设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和国运在一起,才有可能前途无量。这恰恰是杨国强下海办企业的逻辑和信念。

在科技这个房地产企业难以攻破的城墙上,碧桂园已经有所成就。截至 2020 年末,旗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在研发建筑机器人49款,覆盖主要建筑工艺工序37款已投放工地测试。到2021年2月,博智林已递交专利有效申请3042项,其中发明专利2161项;已获专利授权984项,其中发明专利262项,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

欲戴其冠,必先承其重;欲握玫瑰,必先承其痛。在企业发展的每一次关键时刻,杨国强都作出了少被人认同的选择,包括在其内部,但事后回看,他是正确的。这种正确的选择,并非押注去赌一把,而是一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以及读懂社会和世界潮流的本体智慧。作为一家大型企业的最高决策人,他承受着外人难以体会到的重力压肩,但他必须站在未来,安排今天。至于耀眼的玫瑰与皇冠,那是水到渠成,也是别人看的东西。

从捐资助学、开办慈善学校,到对国家高校科研的鼎力支持;从房地产开发到机器人和新农业,杨国强还会执着追求和践行着他的“舍得”。

过往9年,杨国强的提案,都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出最优的那一条路径。

今年,依然如此。


预留g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