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3-12 08:38来源: 作者: 点击:次
通过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实例研究与分析,不难发现其中表现出了许多共性,它们集中反映了当前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特征、手法和思路,即保留旧工业建筑外观形体,只做必须的修缮,让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充分保留旧工业建筑原有的结构,不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拆除和加建,只是为了满足现代功能需要而进行必须的少量的改建,充分灵活的组织利用建筑内部空间,为各种不同的新功能的需求创造可能,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高科技之美
从早期人们探索钢和玻璃的材料表现力,到现在的节能高技和适宜技术,高技术的设计手法在现代的建筑及景观设计中已经深入人心,展现高科技之美的建筑思想已经渗透到现代建筑设计的各个领域,钢和玻璃为表现素材的建筑就是公众对现代建筑的朴素理解,运用这些材料可以尽量减弱建筑本身的厚重和体量感,这也自然带来有别于传统建筑的审美观。在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改造中,钢和玻璃等现代材料的运用,与旧建筑砖、石材料的悠久质感容易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表现新旧的更替和融合因而被广泛采用。比如德国柏林国会大厦,其貌似简单的玻璃穹顶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改造不仅保持了原有建筑的外型,而且使它变成了一座生态建筑和德国民主的象征。
2、构件雕塑化
在工业园空间设计中雕塑的作用显而易见,雕塑不但是构成,同时也留给人们许多回味和思考。由于旧工业建筑具有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殊性,建筑中的机械设备和一些特殊生产构件,在改造过程中便利用这一特性进行创作,将其雕塑化处理,使其在新的建筑空间中发挥新的功能,而这些实物的继续存在就是对历史和文化最好的追忆。比如“798”工厂内原厂设备改造为雕塑。
3、简洁韵味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有一种回归简洁的趋势。简练的形式、纯净的空间和精巧的构造是极少主义建筑所要表达的内在本质。极少主义建筑表现的就是一种简约之美。在旧建筑改造方面,SOHO区的住宅大都利用早期工业建筑改造成居住建筑,改造中尽量保留原车间或仓库的阔敞空间,以“空”的韵味取胜,从繁杂中解脱出来,变成了洁净而直截了当的建筑美,也表现了设计师和业主对平静单纯、朴素清雅的一种向往。
4、视觉对话
新旧可以共融共生,但不能否然新旧之间强烈的对比和冲突,在工业园的改造和设计上,如何将新旧的冲突完美地包容在统一的视觉概念中,是设计师们的研究课题。一方面,需要寻求新旧建筑中立面构图的共同因素,在所用材料的色彩和质感等方面尊重和延续原有建筑形态,达到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呼应,同时使新老建筑元素并置于同一空间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另一方面,也要追寻旧工业园转变功能后的新主题,从地面,延伸到建筑的立面、顶面甚至是建筑的底面,不论是色彩还是材质,需要有突出主题的视觉符号。而在整个空间中,不论是建筑和景观,所有的元素结合到一起应构成一种完整的视觉概念,让视觉来形成沟通的语言,形成改造后的工业园与使用者之间的对话。
目前,我国城市中仍有许多旧建筑,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工业发展中遗留下来的大量的旧工业建筑、工业园,是城市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将废弃破旧的旧工业园改造成时代感相符的城市新空间,发挥新建筑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特点,使其转换功能,重新焕发活力,同时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保持城市的固有文脉,是所有城市建设参与者的使命。
说到底,旧工业园的改造属于旧城改造的一部分,而对于旧城的改造,我们应当时刻铭记于心的是,对历史的尊重。如安藤忠雄所说:“最重要的就是,既有的东西尽量让它保存着,尽量不要去破坏。因为这也牵涉到环保的问题。改建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你可以让一座建筑重生,用一些可以循环利用的材料进一步地去完善它,让它变得更美好更有意思。建筑可以不从破坏开始,而从留存、留续上想办法,做出更好的东西,是非常好的一个概念。”无论是决策者、开发商还是设计者都应该有一种历史感,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让旧城重生的态度。
以尊重历史,保护生态的原则为基本的准绳,本文精选了以下三个案例,包括奥雅的两个旧工业建筑及园区的改造案例和深圳南海意库创意产业园的经典案例,从项目的历史背景,设计理念到改造手法为您详细解读旧城改造与工业园的设计。
预留gg3